专栏

徐峥的爆款之路是怎么炼成的?

态度 作者:新浪娱乐 2018-07-16 23:09:33


【新浪娱乐 独家专访】


真乐道文化的片头视频是玻利维亚的天空之镜,源于徐峥在《泰囧》之后想要拍摄的一部电影。


“是讲一个人在中年非常旺盛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要不久于人世了,他应该怎么样去面对家庭生活,就是中年危机主题。”


“电影最后的结尾,我想象的画面是有一个人光着脚从天空之镜远远走去,这个意象我还蛮喜欢的。”



玻利维亚的天空之镜

(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过年,徐峥一家三口和妈妈一起去了玻利维亚。


想象中的画面第一次在徐峥面前徐徐展开,水有点深,他们开着吉普车过去,海天一色,极美。


“其实世界就是心相反应出来的,每个人的心是什么样的,那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



徐峥(摄影王博)


通过作品这面“天空之镜”,徐峥展现了他的心相世界——


《泰囧》拓展了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的体量,徐峥在此之后被视为爆款制造者,他也几乎没有失手;


“囧”系列对喜剧题材的探索,《我不是药神》在现实主义题材上的开拓,徐峥一直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


掌声背后,徐峥经历了一年的焦虑期,他在演员这重身份中找回初心,《我不是药神》让他体会到久违的尊严感。


而在现在的一片赞誉声中,他依旧有新的追求和困惑。



徐峥(摄影:王博)


1

找回初心


拍《我不是药神》之前,徐峥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做演员的开心。


这些年他看得上的剧本屈指可数,尤其是做了导演以来,徐峥接戏更加谨慎。


《港囧》之后,他只主演了《幕后玩家》和《我不是药神》两部电影。


能勾起徐峥戏瘾的角色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在故事结尾一定是有所成长的:


“要么改变了,要么救赎了,要么做出不同的选择,我很少演扁平式的人物”。 



老友宁浩开发的《我不是药神》的剧本,一下子就戳中了徐峥的high点。


这个取材于真实事件的平民英雄故事,讲的正是一个平凡的满载缺点的小人物,在拯救别人的过程中完成自救,在混乱不堪的生活中找回尊严的过程。


剧本在导演文牧野的手里改了两年。


徐峥看完剧本后,马上给文牧野回话:“泪目了。咱们什么时候开始?



宁浩、文牧野、徐峥


《我不是药神》开机前,文牧野在剧作层面已经想得很明白了。


但对于身兼监制加男一号双重身份的徐峥,摄影指导王博学和文牧野还是有一点担心。


“开机之前我们在那跟导演闲聊,说我们想这么明白了,到时候徐老师来改剧本怎么办,因为经常会听说演员改剧本,然后文牧野说,那我就跟他沟通嘛。”


结果大家担心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生。


更让他们惊叹的是,徐峥丝毫没有想象中的大腕习气。


可能是现场最大牌的一张照片了


监制宁浩说,想演好一部戏,就是要“体验生活,改造自己,就这么个笨办法,只不过后来都不这么干了”。


但《我不是药神》剧组是这么干的。


电影正式开拍前,徐峥提前一个月进组,和所有主创们一起围读剧本,提前排演,还要去每场戏的外景地提前踩景。


徐峥每天读一遍剧本,让自己一直活在这个故事中。


为了还原程勇这个小人物的状态,他最喜欢做的事是每天去逛南京的菜市场,在不那么“高端”的居民楼里转,领悟到“原来很多人只是活着而已”的那种状态。



王砚辉在《心花路放》中就和徐峥有过合作,但在《我不是药神》里,他们才真正开始成为朋友。


在剧本围读会上,他也曾有过顾虑,真的能给徐峥提表演方面的意见吗?


他发现,徐峥和演员们一起探讨角色,大家就互相探讨,指出这段话要怎么说,这段戏要怎么表现,“我们的氛围特别好,大家都在坦诚布公”。


王砚辉很享受这种氛围。


彻底打消他顾虑的是开机后的第一场戏,徐峥拍了很多条,毫无怨言。 


“真是起到了模范先锋作用,他对每一场戏,比我都认真都较劲”。



王砚辉


文牧野解释,“快半秒和慢半秒对观众的影响非常大,点到位置了,观众就接得过去,不然那个感觉就不对。


《我不是药神》采用的是通条拍摄的方法,每一场戏演员都需要完整演下来。


全景就要至少拍上五六遍,再加上近景、中景,这对演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文牧野看来,徐峥很尊重自己的判断。



电影里王传君带徐峥去酒吧找谭卓的那条长镜头,文牧野希望达到的感觉是,演员们经过楼梯的一段黑之后,掀帘子的那一下,音乐响起,背景里的谭卓正在钢管上,光正好打在徐峥的脸上。


这种节奏感并不好掌握,文牧野告诉徐峥,上楼的速度应该慢一些,掀帘子之前可以顿一下。


最后,这场戏拍了整整一天才完工。




在这样的氛围下,徐峥开始试很多不同的表演方案,王博学在摄影机里观察到的他,是一个彻底享受表演“撒欢儿”的徐峥。


“他自己给出很多可能性,然后导演再加一种可能性,他都很开心,也非常愿意去做这种尝试”。


全片耗时最久拍摄的是礼堂里的那场打戏,拍了三天。


王博学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几天徐峥坐在礼堂台阶上的侧影。


“一般大腕儿拍完了之后肯定要上房车,因为我们要重新换灯换机位,演员都要等基本半个小时起。但是这次徐老师完全没有房车,也不去外边,在现场也没有凳子,别人给他拿东西坐,他说不用不用,直接就在那台阶上坐地下了。我当时就太佩服这种演员了,太敬业了。”   



在《药神》剧组过生日的徐峥


但徐峥还觉得不够。


开机后,徐峥一有时间就召集演员们一起吃饭,给他的表演提意见。


王砚辉说徐峥特别会吃,总能找到南京当地最地道的饭店:


“吃饭的时候大家亲如兄弟,人物关系一下就对了。在《幕后玩家》也是,过一段时间就组织大家吃一个,都是徐峥老师请客。大家聊的最多的都是戏”。



《药神》片场花絮照:文牧野、徐峥


在王博学的记忆里,开机后徐峥从没有在导演的层面打扰过文牧野。


在现场也没有对工作提出任何质疑,而是完完全全把自己当做一个演员。


对于徐峥对新导演的尊重,《幕后玩家》导演任鹏远也感受颇深。


任鹏远见徐峥的第一面就叫他徐导,开机之后,剧组的人见导演这么称呼徐峥,也叫他徐导。


开机的第十天晚上11点,任鹏远突然接到徐峥的微信,问他是否方便打电话。


电话里,徐峥对任鹏远说,你以后能不能不叫我徐导。


“他说在现场你就是导演,导演就是你一个,你把我当演员就好了。他说你也跟底下的人说一下,叫我徐哥也行,叫徐老师也行,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温馨。”



《幕后玩家》片场在台阶上休息的徐峥


对于文牧野总是“保一条”的做法,徐峥坦言如果是自己做导演,并不会拍摄这么多条。


但他很欣赏文牧野作为新导演的这种永远不满足的“锋利”:“我觉得难得碰上这么好的剧本、这么好的题材和这么默契的团队,所以不管导演说拍多少条,我永远都配合,不会有任何犹疑。


真的是回到初心的一个感觉,完全把自己放在一个演员的心态。”徐峥说。


徐峥(摄影:王博)


2

步伐慢下来


演员是徐峥入行的初心。


2015年《港囧》宣传期间,徐峥曾经坦诚过自己“是一个失败的演员”的困惑。


“有一次我看网上一个谁是实力派的问卷,网友说了好多人,我翻了好多页,始终没出现我的名字。”



《港囧》拍摄片场的徐峥


妻子陶虹拥有华表奖、金鸡奖、飞天奖等一系列演员奖项,而徐峥在奖项上一直是有缺失的。


今年戛纳电影节的一次公开活动上,徐峥曾经主动做过一次反思:“演员这个工作相对需要纯粹,我到现在还没有拿奖,是还不够纯粹。


但在《泰囧》大获成功之后,观众对他的期待远远不止演员这一重身份。


经纪人刘瑞芳从2003年的电视剧《三揭皇榜》时期就开始与徐峥合作,她至今仍记得《泰囧》大爆时两人的状态。


“那个时候其实是没太准备好,我们当时觉得票房应该会很好,但是从来没有敢想过会有那么好。突然迷茫了,突然惶恐了,突然感到压力了,很多人的祝贺以及更多资本的招手,就觉得在没有方向的大海里边,我们那个时候很渺小的,还没有见识那么多的社会。”



2015年徐峥第二部导演作品《港囧》问世,业界认为他已经完成了向“产品经理型导演”的升级。


在那之前,他监制和主演的作品《催眠大师》等也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徐峥成为商业片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港囧》之后,市场嗷嗷待哺,观众一直在期待徐峥的下一部导演作品。


但徐峥的步伐慢了下来。


《印囧》和《猪先生》分别在2015年4月和2016年6月正式立项,至今仍不见踪影。


同时担任真乐道CEO的刘瑞芳也觉得,“我们做项目的确有点慢”。



徐峥做项目的方法是把故事大纲打磨到完美,再开始剧本创作。


今年他监制的新人导演作品《超时空同居》拿下近10亿票房,也得益于他逼着导演写了几年剧本。


一稿一稿写,把几个编剧都写跑了,后来导演问怎么办,我说你要导你就得自己写,把自己关起来去写,后来一直写到我说差不多了,才可以了。


“我是捞海底最能扯的员工。”

徐峥《超时空同居》片场照


精益求精是徐峥的优势,但在高速发展的产业里,也容易使其变得被动。


在徐峥开创“囧”系列这样的华语公路喜剧电影题材新领域之后,后继者也开始出现。


《印囧》剧本还没有磨出来,一些印度题材的电影已经开始在国内上映。


对一直走在市场前面的徐峥来说,再做《印囧》已经没有意义。


今年年初,真乐道正式放弃了这部电影的开发。


刘瑞芳说,选择放弃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决定放弃的一刻,就一切归零了。



徐峥最近看的一本书是日本人近藤麻里惠所著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这本关于如何收纳整理的小书里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无法丢东西的原因其实只有两个,那就是对‘对过去的执著’与‘对未来的不安’”。


徐峥很喜欢这本书,“整理人生,你会发现很多东西该放下,我们应该懂得说再见。这样你才能更加尊重你人生中值得你心动的东西”。


徐峥(摄影:王博)


在树立行业新标杆,又不断被后来者追赶的过程中,徐峥最大感触是“一个人没用”。


某种程度上,2017年成为徐峥作品上的“空窗期”。


徐峥承认,自己去年确实有些焦虑。


在这一年多的作品“空窗期”里,徐峥做的最多的工作是给青年导演担任监制。


2017年,只有一部徐峥监制的作品在11月10日上映,就是他打捞的小成本文艺片《猪太狼的夏天》。


此片并不是徐峥一开始就参与的项目,他6月份在上海电影节看完成片后非常兴奋,主动提出担任监制,在剪辑和宣发方面给了新建议。



徐峥与宋灏霖


导演宋灏霖当时觉得,电影从体量到宣发费用,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他很担心这部戏会影响徐峥亮眼的过往战绩。


影片快上映时,徐峥给宋灏霖发了一条消息,告诉他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要做好思想准备。


“我当时看到这个消息就哭了,就觉得这个时候他还过来安慰我,其实我早就能判断出这个情况。”


最终这部《猪太狼的夏天》仅取得了33万的票房。


宋灏霖在影片成绩出来后,特别羞愧去见徐峥,没想到徐峥主动联系他,很多活动也都叫上他。


“他跟我说票房证明不了太多,我们就是没有做好准备。他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整体的职业规划,包括怎么做下一个项目。”



徐峥与《猪太狼的夏天》主演孙博


徐峥曾说,很多青年导演找他当监制,都是冲着3亿票房去的。


虽然《猪太狼的夏天》情况特殊,但确实也是徐峥监制生涯中一次票房意义上的失利。


《猪太狼的夏天》没有打捞成功,但徐峥已经开始和宋灏霖规划其他的剧本,准备下一次的合作。


《泰囧》《港囧》大卖之后,徐峥的身后仿佛一直有一个声音在说,你的每一部作品都应该是爆款。


重回演员身份,成为徐峥消解这种疲惫感的途径。


“所谓回到初心,就是你还是得回到你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上来。”



《港囧》拍摄现场的徐峥


3

久违的尊严感


程勇这个角色,让徐峥收获了新一轮的鲜花和掌声,比《泰囧》时更加热烈。


他一直有一个观点,评判一部电影有很多维度,“包括能否得奖,票房,影评,口碑等等,需要各方维度组合才能做出评判。当其他维度都不健全时,只有票房了。唯票房论的心态不是大家都看着钱,而是整体机制不够健全”。


拥有监制、导演、演员等多重身份,徐峥对一部电影的把控渗透在方方面面。


在《我不是药神》和《幕后玩家》剧组,他试着卸下重担,找回做演员的那份纯粹。



徐峥从不把表演单独拿出来看,“如果剧作不好,表演的弧光也出不来;剧作好的话,需要演员的魅力。


拿到《我不是药神》的剧本时,徐峥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发挥的角色。


这种人物传记电影本身就是拿来平衡艺术电影跟商业电影的,因为艺术电影容易缺少娱乐性,但是变成人物传记的话,把整个观影当中的愉悦感压到了演员的身上,演员有更多的发挥的空间。你看奥斯卡的得奖影片,有很多很多其实都是人物传记的电影,像《至暗时刻》《社交网络》其实都是这样的电影。”


《我不是药神》在点映期间就收获了超高口碑。


“山争哥哥”一下子红了,“徐峥演技”很快上了微博热搜榜,观众重新开始审视作为演员的徐峥。



徐峥超话明星榜TOP11

距离顶级流量只差10位


徐峥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演舞台剧,他的第一个角色是小地主。


从三年级演到六年级,从小地主演到老地主,巡回的场次被他笑称堪比百老汇经典舞台剧。


初中时期他考进青年宫艺术剧院的戏剧组,那时候觉得成为名副其实的演员梦想近在咫尺。


高中期间,徐峥进入上海人民剧院业余剧团,白天上课,晚上就去演上台30多秒的小角色。


1994年,徐峥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四个毕业大戏,他主演了两部。


毕业之后,他继续在话剧舞台耕耘。


看徐峥的话剧成为当时上海艺术圈的一个时尚。



话剧《兄弟》,徐峥


1994年到1999年的五年间,演出一场是200块的酬劳,基本工资一千多块钱,徐峥演了八部戏,还导演了三部戏。


徐峥享受话剧演员的身份,他至今仍记得多年前在上海公交站台等车时,一个剧迷跟他说“徐峥你好,我看过你五部舞台剧”,他珍惜这样真正的观众。


一个香港的监制通过话剧表演认识了徐峥,他邀请徐峥主演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


当时,徐峥主演的话剧都是极其先锋艺术派的,他曾经以为自己就要在先锋艺术家这条路上走下去了。


但朋友劝他,尝试一下电视剧也未尝不可。



《春光灿烂猪八戒》小龙女和猪哥哥


2000年左右,内地电视剧开始蓬勃发展。


《春光灿烂猪八戒》的同时期,还诞生了《少年包青天》《大明宫词》等经典作品。


徐峥赶上了好时候,《春光灿烂猪八戒》让他一炮而红。


对于这部代表作,徐峥的感情有些复杂。演了那么多年的舞台剧,一夜之间变成了“猪八戒”,徐峥最大的感觉是尴尬。


“这部剧播出期间,我在楼下小饭馆吃面,突然一群中学生指着我的鼻子说,看,他就是猪八戒,我当时面红耳赤,后来发现这只是尴尬的开始。后来在各种场合都被人指着鼻子说猪八戒,有一种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诚惶诚恐,有一刹那我甚至有错觉自己是不是真的变成猪头了。


《春光灿烂猪八戒》中间是徐峥的猪哥哥


黄渤曾经分享过一个故事。


当时徐峥去银行取一万块钱,工作人员当面尊敬地说“徐先生您好,徐先生您稍等”。


结果转过身忘记关话筒,大声地喊“给猪八戒拿一万块钱”。


徐峥当时坐在那里,脸都绿了。


“我非常希望成为一个严肃的专业的演员,但在观众眼里你就是一个小猪八戒。”



《春光灿烂猪八戒》小龙女和猪哥哥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徐峥希望回到《春光灿烂猪八戒》那一年,看看不同的选择,会带给他人生怎样不同的走向。


但生活没有如果。


《我不是药神》在校园路演时,学生们经常跟徐峥说,“徐叔叔我们是看着你的《春光灿烂猪八戒》长大的”。


徐峥才发现那部戏离自己已经很遥远了,“但是在那个时代有这样一个作品和记忆是非常好的,算是一个明确的标注点吧”。


《春光灿烂猪八戒》小龙女和猪哥哥


《我不是药神》作为一个新的标注点,让观众终于意识到徐峥也可以是一个“严肃而专业的演员”。


46岁的徐峥终于体会到了当初作为喜剧演员没有获得过的“尊严感”。


“我以前拍的喜剧片比较多,更多的是带给大家欢乐,但这次这个题材拍完了以后,我觉得更多收获的是观众和同行给予的一种尊重,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感受到的。”




“很多人不是说来夸你的演技怎么样,他就给你发一条微信:谢谢你们全体剧组。我觉得是一种电影本身的尊严感吧,就是电影的品质、呈现的正面的能量、人文的关照,我们中国需要这样的电影,需要这样的样本。那种尊重感让我很感动。”


在演员这重身份上收获了尊重,2017年“空窗期”的压力又随着一连三部作品的集中爆发而释放。


徐峥终于度过了一个小瓶颈期,“去年有些焦虑,今年放下了,可能是因为这三部都做完了”。



徐峥(摄影:王博)


4

成长得太慢


《我不是药神》让徐峥又攀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但刘瑞芳认为,每一次高峰其实也是低谷,再次成功的压力又随之而来。


“我们俩人都属于特严谨的人,大家都忙着解决问题,忙着想下一部怎么办,其实是丢掉了现在享受的这一刻了。徐老师在表演上付出的努力应该被看见,但是呢,好像我们对于这方面的欢庆少了一点。


去年冬天,徐峥和陶虹、刘瑞芳、文牧野等人第一次看了《我不是药神》两个小时的粗剪版本。


大家给电影本身提了很多意见,每个人在说完以后,最终一句的总结语都是“但是徐老师,这戏你演得真的挺好的”。


那是徐峥收获的第一批观众的表扬。



刘瑞芳回忆,当时徐峥并没有回应大家的夸赞,只是腼腆而害羞地微微一笑。


徐峥最看重的还是妻子陶虹给他指出的不足。


“因为她是真正关心你的人,她是最最在意和重视的那个人。我演得好陶虹当然会说,但是她也会告诉我说这场戏还是没到位。她觉得我这部戏演得不错,她也讲了最后我冲着周一围吼的那场戏,她说你那个处理应该再想想别的办法。


其实他可以给3分钟的时间享受这个赞美的,但可能只给自己3秒钟的时间。然后那2分多钟的时间,他都是在想下次可能要怎样,或者是怎么做才能更好”,刘瑞芳说,徐峥总是在反思。


《超时空同居》中客串的小陶虹


直到《我不是药神》首映礼当天,徐峥还在思考这部戏的不足之处。


“我觉得演喜剧演得太多了,我会有一种下意识的对人物设定的保护,总希望他能够让观众觉得亲切一点,我不太愿意去暴露人物的缺陷。”


“《药神》里面吃火锅把大家赶走的那场戏,导演就要求我说要完全大胆地、豪不避讳地、真诚地去暴露他的缺陷。那我也试着这样做了,做完以后我很难过,但是当我在这样做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善良的那一部分被放得更大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尝试对我来说很有价值。我觉得如果下一次再拍这样的人物或者再拍这样的电影,我可以尝试做得更好。”



《我不是药神》拍摄花絮


《幕后玩家》是在《我不是药神》之后拍的,徐峥至今还在自责为什么在《药神》里领悟到了道理,在《幕后玩家》中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他跟刘瑞芳前后说了三次,自己太过于保护钟小年这个角色了。


今年戛纳电影节期间,《幕后玩家》已经快下映,徐峥还在给这个角色做复盘。


“其实这个人物完全应该再丧心病狂一点,就像《恐怖直播》一样,他应该全程高度紧张,一出事儿就怀疑自己的老婆,只有带着这样一种态度,最后的反转才更有力量”。




徐峥自评是一个“自省的人”。


在电影的表达上,他认为自己的主题是“内在的质疑和成长”,在复盘每一个项目时,他最关注的也是进步和成长的空间。


觉得自己哪个阶段成长最快?


“哎,一直很慢啊,我觉得其实一直很慢。”


徐峥叹了口气,走出2017的焦虑,正被《我不是药神》的赞誉包裹着的徐峥,对这些年的进步仍旧感到不满意。


《我不是药神》片段


但老友宁浩并不同意徐峥对自己的看法。


他成长还慢吗?他体重长得有点厉害,倒是应该控制控制成长速度。我觉得他一步步从童星到明星到导演,其实是非常迅速的,他是个学习型人格,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够把这几件事情都搞明白了,其实很少,他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我觉得他这种对自己成长有这么高要求的,是一种焦虑症,他已经很好了,这个自然而然的速度就很好,不需要再鞭策他了。


宁浩常常睡不好,但徐峥却表示自己没有失眠的困扰。


在这对好搭档的相处模式里,徐峥更像一个知心大哥哥,“作为朋友,我需要老徐帮我化解压力和疲惫,这方面他比我开心多了”。



《我不是药神》片段


徐峥并没有和宁浩、刘瑞芳分享“成长太慢”这个困惑,他认为这是一个只能自己消化的问题。


其实一个人自己是否真正成长了,只有自己知道。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根深蒂固的那个问题是什么,你得非常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内心。可是有些人他自己都不见得知道,不是说他不真诚,也不是说他不愿意成长,可是会有另外一个‘自己’来骗自己,就来对抗自己那个潜在的意志。”


徐峥发现,心里远远不止两个“自己”在打架,“太多了,天天都是,越是聪明的人呢,那个角色就越强”。


徐峥自我分析最大的缺点是对自己不够狠,“我会讨巧,比如太累了,就让自己蒙混过关”。


他希望自己能意志更加坚强一点,“比如减肥可以更加坚定一点”。 



徐峥(摄影:王博)


5

我知道我是谁


有空的时候,徐峥就去参加心灵成长培训班,探究自己的心相世界。


“你要透过多少层的问题不断去问,不断去问,才能说出你那个最最本真的东西。我觉得每一个电影里面都会有问题需要去解决,这些问题太容易被做成故事做文章了,所以创作还是挺有意思的。


刘瑞芳和徐峥一起去上过几次心灵培训班,每次上课归来,刘瑞芳最直观的感受是“他的性格变得更好了,对我们更好了”。


“比如我们公司的数据部门在弄盗版的事情,人虽然不多但是大家都非常尽心尽责,徐哥就会说:哎呀小伙伴们都心疼你们了,你们做这么多工作,每天弄得那么晚。



《我不是药神》花絮照


“自己根深蒂固的那个问题”,徐峥还在探索中。


他的思考从很多年前已经开始了。


因为猪八戒走红的那段时期,徐峥心里明明知道观众是喜欢他塑造的角色才当面叫他“猪八戒”,但他心里还是不舒服。


“这难道是我作为演员需要付出的代价吗?我当时很长时间思考我为什么活着。”


《春光灿烂猪八戒》剧照


他开始学会接受外界对他的一切回馈。


“展现一个完美的人设固然可以满足你自己的虚荣心,但是承认你角色中小丑的一面,就像承认你生命当中的缺点和不足一样。只有坦然接受,不断更新,变成更好的自己,才能更有成就感。当你能够接受别人的眼光和看法的时候,就意味着别人的眼光不能左右你。


“《泰囧》之后,叫我猪八戒的人越来越少了,开始叫我徐导,这个称呼开始满足我的一部分虚荣心,当然我知道我不会因为他人的界定影响我的判断了。我知道我是谁,我要朝我的目标去前进。


忘记外界眼光,以此卸下身上的压力。


“我觉得外界还好,没有说对我有那么大的期待。观众真得很好,他更多的是在发现你给予他们的东西,他能够发现你的追求,他能够发现你的进步,然后能够适时的给予你鼓励和肯定。”


《港囧》拍摄现场,徐峥


本质上,徐峥始终还是在和自己对抗与和解。


尽管因为过于精益求精而造成了作品“空窗期”,但他还是坚持这种工作方式。


“其实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监制的作品出来,跟我自己的创作期也是有关系,我希望我们的创作可以稍微慢一点,不那么着急去打造爆款。现在市面上的电影真的是太多了,必须得非常具有创造性、非常具有价值的电影才值得你投入好几年的精力和时间去做,所以我没有那么快。”


《猪先生》的剧本大纲磨了两年。


期间《哈利·波特》的制片人大卫·海曼来北京宣传《神奇动物在哪里》,徐峥问他这个项目做了几年,对方回答五年。


徐峥特别高兴,突然觉得两年的时间也不算什么了。


徐峥


剧本有时是需要时间的,真的不是靠你的聪明能够解决。有时你想不出来就是想不出来,但也许有一个阶段你就想出来了,突然有一天因为什么别的事儿,哦,我知道这里应该怎么样了。就像蒙着灰的地图一样,不断擦擦擦,哦,原来这儿擦清楚了,这一片应该是这样子的。”


《猪先生》的故事已经打磨出来,但徐峥还觉得不够好,希望再等一等。


这是一部特效电影,徐峥认为特效只是一个外壳,重要的还是核心的内容。


“这个外在和内在的结合度决定了你是否成功,有些结合得好就是成功,有一些配合得不好,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预计是一部高投资的电影,徐峥始终觉得有些冒险。


我想观察一下,看看中国观众对于特效电影的接受度,稍微谨慎一点。



徐峥


徐峥感慨自己缺乏冒险精神,但正在制作特效大片《疯狂的外星人》的宁浩却认为:


老徐不是缺乏冒险精神,只是他特别聪明,他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没有必要冒的风险就不必做了,该探索的地方还是蛮勇敢的”  


或许成长有些慢,但徐峥的导演新作品终于还是在路上了。


下一部“囧”系列作品已经做好准备,他很希望今年能开机。


《港囧》片场,徐峥研究故事板


某天晚上,徐峥在家里给女儿徐小宝读了一封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内容是谈失败。  


读完之后,徐小宝问了一个问题:“爸爸你就没有失败过啊,你不是很成功吗?” 


爸爸很狡猾的,我唯一做的事情是让失败提前,让所有可能错的东西都提前发生掉,后面的成功几率就变高了。所以我是把失败都埋在前面了。”徐峥回答。



《我不是药神》


-----


关注【玩儿电影】get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 一键加关注

不信来试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输入关键词还可查看更多往期精彩内容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