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拿下戛纳金棕榈的好片,中国观众为什么不买账?

态度 作者:电影杂志 2018-08-08 22:46:38

再次在内地荧幕上看到是枝裕和,已经是《第三度嫌疑人》之后了。

今年3月份,日本电影大师是枝裕和的电影首次登陆内地,可惜的是风声和雨点都很小,再加上电影本身也颇受争议,

因此是枝裕和这个名字并没有在内地市场激起一点涟漪。

直到,6月份的戛纳电影节。

他自编自导的《小偷家族》摘下戛纳金棕榈,也是日本电影时隔21年之后再次拿下戛纳最高奖项。

一时间,是枝裕和又成了各方追逐的对象。

电影在日本上映后,票房一度赶超《复联3》,在上海电影节展映时,一票难求,黑市黄牛票甚至被炒到了千元一张。

千呼万唤始出来,《小偷家族》定档内地暑期档,恰不逢时的档期和晦涩难懂的隐喻,都让这部电影再次遭遇了和电影节截然相反的场景。

很多人说没看懂, 还有人说太枯燥。

今天影sir就和大家聊聊——

《小偷家族》

万引き家族

《小偷家族》的故事很简单,一群由小偷组成的家庭最终因为偷盗的犯罪行为东窗事发而分崩离析。

然而,是枝裕和作为享誉世界的大导演,他的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

《小偷家族》同样也是如此,透过这个看似很普通的故事,发现故事背后的不普通。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血缘,你更愿意和什么样的人组成家庭?

三观吻合的,彼此欣赏的,还是取长补短的?

无数的例子证明,要想一辈子相安无事地“捆绑”在一起,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爱和利益。

“小偷家族”就是这样一群人,因为利益走到一起,因为爱而无法分割。

家族里的老太太是一个被小三抢走丈夫的可怜女人,由于没有孩子,年老的她只能靠养老金和一幢钉子户房子为生。

和她同住在一起的,还有四个人。

分别是40多岁的“爸爸”和“妈妈”,20多岁的“姐姐”,10岁的“弟弟”。

一家五口人都是社会底层人民,妈妈是洗衣房的女工,爸爸是工地上的建筑工人,姐姐是风月场所的援交女,弟弟则根本没有学上,每日在街上流浪……

这个被周围高楼大厦包裹着的破旧小房子,就是五口人的家。

每天晚上吃饭就像打仗一样,热闹极了。

然而话题却离不开一个字,偷。

由于薪资低,为了节省额外的开支,他们就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偷。

没有衣服穿了,去商场偷几件。

没有生活用品了,去超市顺几件。

作案时,大人和小孩子会通力合作,有人望风,有人下手。

如果一天的成果够丰盛,晚上还会买点可乐饼回去加餐。

这样的生活,直到一个5岁小女孩的出现而改变了。

爸爸和10岁的弟弟路过一家民宅时,发现一个女孩大冷天穿着单薄的衣裳浑身是伤愣在那里。

出于可怜,爸爸把小女孩带了回去。

小女孩说不清楚自己的名字,只是强调自己5岁了,对于这样一个不速之客,大家的态度发生了分歧。

有人要留下她,有人要送回她。

在征求了女孩自己的意见之后,她还是留在了这所破旧的民宅里,并且还被改头换面取了个新名字,玲

玲太小,什么都不懂,所以白天大人们外出上班之后,她就跟着10岁的哥哥玩。

耳濡目染下,玲也成了小偷家族的一员。

甚至在她的配合下,10岁的哥哥竟然在大人的眼皮下偷走了两支上万日元的鱼竿。

可是,玲不是没有父母的孤儿,电视上新闻上很快传来了寻人启事。

警方也在以“诱拐案”进行调查。

但爸爸和妈妈在看到这个新闻之后,依然选择坚定地留下玲。

他们知道,玲身上的伤根本不是自己摔的,而是大人们施暴留下的痕迹。

而且玲“失踪”两个月之后,她的父母才报警,一切的一切都显示,玲如果回去,只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但为了留下玲,这个家庭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哥哥偷窃失败被抓后,一家人在出逃过程中集体被捕。

调查的结果显示,他们每个人都背负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以往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剧情,导演都会通过旁白、字幕或者第三者的叙述“讲”给观众听。

但是枝裕和并没有那样做,电影除了六个人极具生活化的镜头之外,再无任何直观的冲突。

就连老太太年轻时被小三抢走丈夫,都是观众通过一个极不起眼的台词“猜”出来的。

当老太太去一家高档公寓里为亡夫念经超度时,一个西装笔挺的中年人拿着一包钱塞给老太太,边塞边道歉:都是我母亲对不住您。

联想到老太太住在破旧的民房,家里放着亡夫的遗照,膝下无儿无女,前后的线索相连之后,整个空白的部分才得到了补充。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但对某些看惯了平铺直叙的观众来说,这弯儿绕得太费脑子了。

所以看到一些喊无聊给低分的评价也就不难理解了。

整部电影最触动影sir的,就是一家六口人站在门口望着天空看烟花。

房子太矮,周围建筑太高,他们根本看不到烟花,即使这样,他们依然凑在一起脸上充满了笑容。

除了爱将他们牢牢锁住,利益也是触及到生存最根本的问题。

老太太去世后,全家人没有哭天喊地,而是连夜挖了个坑,把老人家埋了进去。

然后拿着老太太的证件,继续从政府手里领养老金。

当10岁的哥哥被抓,全家人二话不说收拾行李就要跑路。

表面看上去他们很冷血,但更深层原因是这群底层人民不得而为之的举动。

生活不会给他们伤心的时间,现实也不会因为他们辛苦就变得温暖。

电影最后,当“妈妈”被警方以“诱拐儿童”逮捕时,妈妈反问了一句,谁说生了孩子就能当妈?

玲身上一条条的伤痕和发现她时她畏惧的眼神,都让妈妈觉得收留她是在做善事,将她送回不负责的父母身边才是真正害了她。

可是法律不认可,父母打骂孩子不一定犯法,但他们五口人的“救助”却是犯法。

“小偷家族”里“偷”并不是仅仅是“偷”东西,还有“偷人”。

妻子“偷”来了丈夫,奶奶“偷”来了孙女,父母“偷”来了孩子。

同样的,被抛弃的孩子也靠着“被偷”获得了亲情。

六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靠着外人不屑的“偷”过着外人羡慕不来的真实生活。

涉及到虐童,诱拐,援交,盗窃等太多边缘人的字眼,但是枝裕和却不仅仅在讲这六个人,他在叙述生活。

相同题材,《东京教父》讲述了一个离家出走的女生和三个流浪汉帮助一个被遗弃的女婴找父母的故事。

不过最后以大团圆结了尾,但《小偷家族》却没有。

因为糖里全是玻璃渣。

女主安藤樱(妈妈)最后面对镜头独自拭泪时的宁静和坚韧,

爸爸最后对儿子说的那句,“我也要从爸爸变回叔叔了”让人不忍再继续看下去。

这大概是是枝裕和想要告诉观众最后的道理,

生活永远是残缺的,也是无奈的,幸好我们还好有爱。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