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资源泄露成影展重灾区,要如何守住这道门?
一周前,微博名为“李维film”的青年纪录片导演发表了一篇长文《FIRST影展到底有没有泄露资源?——泄露了》。
李维称其手里有33部从FIRST青年电影展泄露出去的影片资源的证据。
并贴出有“FIRST评审”水印的《伴生》《我有一个忧郁的小问题》等片截图,和《明月的暑期日记》《锤子镰刀都休息》《医院里的中国》等片的资源截屏。
此事引发网友热议,但截至目前,FIRST影展方面再没作出公开回应。
截图自微博@李维
李维说,“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我相信还有更多,只是我没有其他证据。”
泄露片单中并无他本人的作品,李维称一开始他只是“出于公义”而将泄露证据传给了《柔情史》片方,后来因为不满FIRST的态度而决定公开全部片目。
一直以来,FIRST青年电影展都是国内发掘潜力新导演的第一阵地,郝杰、忻钰坤、文牧野、张大磊、王一淳、马凯、蔡成杰、李非等一批优秀青年导演最早都是通过参加FIRST引起了业界注意。
FIRST在人才推新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有目共睹,但是否真如网友质疑的那样,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疏漏呢?
截图自微博@李维 长文
究竟泄露者为何人已经很难问责到底。
这次事件过后,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今后该怎样更好地保护电影版权,尤其是弱势的独立电影?
青年导演作品、小成本文艺片一方向有强烈的宣传需求,另一方面又面临一旦资源泄露便一场空的风险,导演们该如何把握尺度?
不仅FIRST,连奥斯卡都是资源泄露的重灾区,电影奖、电影展怎么保护才好?
奥斯卡颁奖季时,参赛影片被泄露后
视频页面会注明相关片源出处等信息
谈版权保护,似乎永远是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无解题,但全民版权意识在觉醒,总会有点曙光——
但凡爱电影的人,一定都不忍心看到全体主创的数年心血被一分钟复制粘贴走吧。
今年电影展结束后所有工作人员
志愿者和评委会主席等人的合影
李维的长微博之前,在影迷间引发众怒的首先是《大象席地而坐》。
这部几乎是青年导演胡波用生命代价换来的作品还未上映便遭遇泄露,在评分网站上已有4000多人标注看过。
更可气的是,泄露资源并非最终完成版,无法代表作者本意;因影片话题度较高,甚至有人在微信上公然贩售盗版资源。
月初我们就曾呼吁过,
不要看盗版,请尊重导演!
对于《大象》泄露事件,FIRST青年电影展CEO李子为明确回应,该资源为FIRST介入前的版本,FIRST组委会的工作没有任何差池(胡波去世时《大象》尚未全部完成,FIRST牵头义务帮助其做完了后期)。
另一位FIRST主要负责人也表态,胡波导演之前曾将《大象》工作版发给过一些朋友。
言下之意,资源绝不是从FIRST流传出去的。
相关截图(图片来自网络)
在众多热心影迷的举报“扑火”后,《大象》盗版资源才渐渐销声匿迹。
但当李维发布泄露33部的帖子后,FIRST的态度又有所不同。
这一次李子为强调的是“今年影展期间,组委会未泄露”。
也就是说FIRST工作人员肯定没有泄露,但她对评委会22人存有泄露嫌疑的说法未置可否。
同时,李子为还对李维的动机提出了质疑。
李子为给李维的朋友圈评论
私人恩怨暂且不议,假如资源截图都是真的,可能是从哪个环节泄露出去的呢?
每年FIRST评委会都由初审和复审评委组成,邀请深度影迷、电影从业者等担任。
初审工作大约从四月份就开始了,持续一个半月,初审评委们一共需要看1300多部报名作品,工作强度极大。
FIRST一般都要求初审评委每周末到组委会办公室集体观看,还要进行严格的讨论和评选。
复审从“业界地位”来看,普遍会比初审评委略高一点,咖位高请起来就难,这个道理很好理解。
第12届FIRST青年电影展
评委会主席陈国富
因此据了解,FIRST的复审评委是可以通过组委会寄来的移动硬盘观看所有入围作品的。
评审结束后硬盘要还给组委会,但里面的文件其实是可以拷贝出来的。
比起其他影展,FIRST还有一点特殊,就是它的展映作品基本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新作,渴求能被业内人看到,因此会竭尽全力去做各种推广。
多数情况下,新导演们也都默许FIRST的宣传措施。
有人向我们提供了早年某届FIRST赠送嘉宾、业内人士的获奖作品合集,光盘虽然是刻录的,但能看出装帧还比较用心。
只是不知道,像《美姐》这样未来在院线上映的作品,版权问题该如何界定?
毕竟刻录光盘里的文件,谁都可以分分钟拖到自己电脑和网盘里。
FIRST的高校巡回“主动放映”
截图来自微博@FIRST青年电影展志愿者部
除了评审和小范围赠送,FIRST每年还会“主动放映”,也就是在全国高校里做巡回展映活动,鼓励影迷大学生担任活动组织者。
这一活动在培养迷影文化上无疑意义非凡,但大学生毕竟不是专业放映员,也没有版权保护技术,不留底不外传基本只能靠自觉了。
我们无意给FIRST的工作挑刺。
如果不是有这样一整套体系在兢兢业业地运作,可能很多有潜质的作品就无法从上千部平庸之作里出头了。
早年这样的推广看起来确实没问题。
毕竟就算上了院线,青年导演新作大多也没什么票房,小圈子内的流传并未对创作者利益造成太大影响,甚至可能还对新导演有很大帮助。
今年电影展上担任嘉宾的忻钰坤、文牧野
青年导演李非回忆起当初拍完《命运速递》时说:“我给过很多人看,也没做什么保护措施,只是相信后期公司和朋友吧。再加上估计片子不会有啥关注度,所以没人操(可能泄露)这个心,后来网上出现一个十几分钟片段的高清资源,也没查是哪儿出去的。14年拍的,好多都无迹可寻了。”
《命运速递》被当年FIRST的评委会主席姜文看中,李非就受到姜文邀请担任了《邪不压正》编剧。
《命运速递》首映礼上的姜文
但问题就是,如今的FIRST在逐渐成长壮大,每年它的获奖作品都开始有了越来越多产业力量的关注。
单说这两年就有《八月》斩获金马最佳,卖了版权也上了院线;
《中邪》得到腾讯青睐,被追加投资补拍后瞄准清明档;
《命运速递》《北方一片苍茫》《暴裂无声》等都先后在院线公映了。
随着艺术片放映体系、网络版权体系的健全,未来FIRST系作品跟市场直接对接的机会无疑会越来越多。
可能以前那套无拘无束“野蛮生长”的法子,是得适度总结和改进一下了。
FIRST不是泄露唯一的矛头。
几年前我们都曾靠着奥斯卡评委泄露的资源疯狂汲取精神食粮,但现在引进奥斯卡获奖片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有时候甚至会在颁奖前同步上映,所以现在有没有盗版也就没那么多人关心了。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句话放到盗版市场里也一样。
什么时候大家都不需要看盗版了,自然也就没人盗了。
今年奥斯卡影帝的得奖之作《至暗时刻》
提前在国内上映
比丘吉尔的老家英国都要早一个多月上映
其他影展是怎么做的呢?
其实很多主流的大影展,资源传递方式都十分随意。
评委也都是初审复审两三轮,片子就直接用网盘和邮箱传给个人,没有任何保护措施(除了一句象征性的“请勿外传”)。
很多片子连后期和字幕都没做完,更别说水印不水印的了。
某国内电影节发到评委邮箱的资源
大部分国内主流影展的评委确实能做到不外传,原因是这些参赛片都没什么外传的必要啊——
要么是早就上映过的国产大片,要么是压根没人关心的外国小片…
也有比较成熟的某国际电影节研发了更高级的程序,评委需要用指定的账号密码登录一个线上系统,只能在线观看,无法下载,泄露风险就小多了。
越有影响力的奖项似乎就越有被泄露的风险,因为想看的人多,有利可图。
华语影坛比较权威的评选应该算金马奖了吧?
金马的版权保护也的确是做得最好的一个↓
2015年,担当第52届金马奖评审的陈宝旭
撰文讲述金马奖选片、看片的相关细节
陈宝旭,台湾资深媒体人、电影监制、经纪人,
前泽东公司台湾总经理,现为逆光电影公司负责人。
金马是这样做的——
首先在评审人数上进行严格限制,初审复审终审都是电影圈有头有脸的人物,加一块也没几个,万一出了事故很容易追查到个人;
其次是评审过程严格把控,如果是已经大范围上映过的(如《芳华》《妖猫传》),可能片方自己加点水印就OK;
如果是还没公映过、需要保护版权的(如《阳台上》《江湖儿女》),或者有较大获奖潜质的重点作品,都要求评审统一到台北的影院内观看。
《江湖儿女》
据做过金马奖初审评委的人向我们透露,他们在颁奖前共计在当地电影院里看了20-30部电影。
每次放映前会有组委会工作人员在放映厅门口签到,想偷懒不去是不可以的。
之前通过别的渠道看过怎么办?
不好意思,也必须在指定时间指定影院里认认真真重看一遍,甚至你想上厕所离开了一阵子,都会有工作人员记录下来,最大化保证每部影片的评审过程都是封闭和公平的。
一个影展的公信力,建立在无数个细节上。
第54届台湾金马奖获奖人集体照
其实每个影展都会要求工作人员和评委切勿外传资源,有的是书面告示,有的还会签署正式协议。
那为什么还是事故频发呢?
没人追究法律责任吗?
版权官司不好打。
取证难,追责周期长,维权成本高,获得的赔偿也不会有多少。
一旦泄露到网上,一传十十传百,止也止不住。
截图自微博@李维 长文
美国已有200年版权法律保护历史,但依旧无法从源头上根治盗版,好在大部分美国人早就形成了版权意识,习惯买DVD而不是去搜盗版。
中国现在虽然也有了《著作权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电影著作权协会等等,但基本也只能做到先发现后举报、事后亡羊补牢——
据统计,2017年国家各级部门共关停了盗版侵权网站2554个,删除了盗版链接71万条。
尽管以现在的DRM、数字水印等技术已经可以追查出具体盗录影院,但盗版资源依旧屡禁不止。
广电总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每月的打击盗版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不完全,后票房收入微乎其微,所以长期以来大众默许影院上映完就可以看下载了。
据国际机构统计,全球像Netflix、腾讯视频、优酷这样的流媒体平台,每年会因盗版损失四五百亿美元收入。
网络版权体系再成熟,也无法对盗版形成根本性消除。
《延禧攻略》被越南网站盗版播出
当然,盗版威胁最大的是即将在院线公映的影片,最焦虑的人也肯定是主创自己。
一名新导演的作品若是被散布到网上,几乎就断送了他全部回收成本的机会——
本来就是小成本文艺片,还有上院线的必要吗?
为了防患于未然,国内外都出现了专业做版权监测的第三方公司。
现在很多片方购买这项服务几乎都成了必备支出。
纪录片导演魏晓波的作品《生活而已》系列
也在此次李维曝光的片源泄露名单里
“冠勇科技”就是国内一家专门从事版权监测的公司,不仅提供全平台、全网络的内容比对、版权监测服务,连后续的下线处理、代理公证、案件分发等服务也有。
董事长吴冠勇向我们介绍,目前打击盗版难度依旧很大:
“现在主要侵权发生在一些三无小网站,内容甚至存储在海外服务器上,通过社交平台快速传播,给打击盗版带来很大难度。通过事后全网7*24小时的监测,实时下线处理,屏蔽侵权链接,将盗版损失降到最低,是当前最有效的阻止侵权办法了。”
截图自微博@蔡明亮工作室
可是不是每个导演都能像蔡明亮一样,亲自下场手撕盗版资源网站,天天公开声讨直到对方关停为止;
也不是每个导演、每个制片方都请得起专业版权监测公司。
个别独立导演甚至出于对市场的失望,主动向盗版“投怀送抱”。
曾任中国导演协会秘书长的何平就曾把新片《回到被爱的每一天》的盗版资源直接挂到了自己微博上,令圈内一片哗然。
该片在院线上映后票房200万都不到,第四代名导尚且遭遇如此残酷境况,新人迈出第一步会有多难,可想而知。
截图来自mtime新闻
美国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全新纪》的导演理查德·沙因克曼也亲自把盗版传到网上,告诉大家可以通过网络捐款回馈。
结果,所得收入是票房的八倍。
还有的电影在知道票房回收无望的前提下剑走偏锋,靠视频网站的广告分账,或者其他平台的用户“打赏”,再或者趁盗版扩散的东风开发衍生品二度创收…
有时候,纵容盗版也是主创自己面对现实的无奈选择。
保护版权是一场持久战,战况多变,战术也无穷。
无论是初涉影展的新人导演,还是身经百战的业界大腕,都得学会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护好自己的心血之作呀。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玩儿电影】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 一键加关注
不信来试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输入关键词还可查看更多往期精彩内容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跨越山海的友谊 7970933
- 2 保时捷公开道歉 7997091
- 3 烈士王伟孩子成海军军官 7809977
- 4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亮点 7706733
- 5 故意冲撞石山舰 17人被抓 7646572
- 6 哈尔滨中央大街铺上地毯了 7556517
- 7 石破茂回应中国恢复对日免签 7462456
- 8 你的身份证快到期了吗 7397630
- 9 王楚钦说张本智和赢得不容易 7221238
- 10 9条具体措施稳外贸 7139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