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中国最低调的良心节目,多亏万茜推荐
戳上方蓝字关注,自动为你推荐一部热门好片
你有128个好友已关注
文章转自:吐槽电影院
人最有可能在哪一个瞬间,清晰体会什么是“活着”?
如果让院长回答的话:
在等待死亡的过程中。
年轻健康的时候,我们总以为时间还很多,不相信意外,不相信灾难,任意挥霍在世的时光;
只有躺在病床唏嘘哀叹,恐时日无多的人,才会惊觉人生太短,自己错过;
直到那时,我们才“有空”感受生命跃动的每一寸痕迹,像呼吸时腹腔起伏的频率,又像午后阳光轻覆肌肤时的炙痛……
今天想和大家聊的这部纪录片,正是从死亡的角度,去探讨一个关乎生命意义的话题——
《生命里》
说实话,如果不是看到万茜的推荐,我可能也会错过这部题材稍嫌冷门的纪录片。
2年时间,40多位临终者的故事,万茜的声线温柔宁静,从画外娓娓道来。
她叙述的,是一段段人生的最后旅程。
《人间世》《生门》《生命时速》……
过去,与医疗、急症室、产房等有关的纪实片,在国内并不算鲜见。
它们视角大多严谨而理性,从医护人员的角度出发,以呈现医疗科学的进步,和生命延续的希望。
然而今天讲的这部《生命里》,气质却大不一样:
它的镜头,定格在上海临汾社区服务中心的舒缓疗护区,这里主要收治癌症晚期患者。
有时,患者家属带病人过来这里,会感慨一句“这里环境不错啊,条件这么好”,旁边的人就会反驳:
“环境再好有什么用?还不是等死的地方!”
的确,送到这里的患者,往往都是病入膏肓,现代医疗手段很难再见效,生命所剩时间不超过三个月。
最好最好的情况,病人求生意志极强,或许能靠设备支撑数年寿命。
但想痊愈,还想出院?
不存在的。
一年里,这座服务中心会送走一百多名重症病患,相当于每两天,就将逝去一个生命。
所以对于即将迎来的死亡,那儿的护工,病人,亦或病人家属,其实都已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这种无力回天的状况下,镜头也不自主从医护人员身上挪开,转而去好好看着行将就木的重症病患们,看看他们在生命的最后,在意的是什么?牵挂的又是什么?
有的病患,原本和亲人一起生活,却自己坚持住院,比如这位精神头看起来还算不错的鲁胜兰老奶奶:
事实上,她确诊为乳腺癌晚期,寿命只剩一个月左右。
之所以要求在医院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是因为“不想死在女儿家里”。
是有这样的人,即便到最后一刻,还是不愿给子女添一丝麻烦的操心父母。
护士姐姐会跟她聊天,聊起前不久,舒缓疗护区收治的另一位病人:
那病人刚进来第一天,就发现隔壁床的病友人没了,吓得当即嚷嚷要出院,说“这里不是医院,医院可以救人的!”
鲁胜兰老奶奶颇有些无奈地摇了下脑袋,回了一句话:
“就是这种毛病, 我们开玩笑啊,就是等死的毛病。”
似乎对这位老人而言,生死真的是件很平常的事情,根本没在怕的。
但也有不少的人呢,始终没有勇气坦然面对,像是这位陈晓军老人:
在口头上,他看起来对余寿几何也并不在意,来医院说自己就两个要求:
把腿脚治好,让它不要再痛,可以走动。
这位老人潜意识也以为,只要自己能再动起来,就能继续生活,病痛也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惜以目前的状况,止痛药物在他身上已经很难起效,那两个要求,注定是无法实现……
护士们心里也都清楚,他这是在虚张声势, 去掩盖自己心中的想法。
他的两个姐夫,先后都在这家服务中心逝世,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
当生命到达某个阶段,都会被巨大的无力感所支配。
那时,你无法选择是放弃还是抵抗,只能选择接受,还是不接受。
舒缓疗护区护理人员的工作,与其说是救治,不如说是一种抚慰,帮病人慢慢看清现实。
在院长的预设里,这项任务应该蛮困难,毕竟面对都是性格、经历迥然相异的老人,里面总会有一两个固执暴躁的,怎么劝也劝不听的类型。
然而很意外,来到舒缓疗护区里的每位老人,都比我想象中要乐观豁达得多。
比起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他们更喜欢和别人聊聊过去,聊聊那些无法忘怀的回忆。
有的老人,至今记得抗战胜利,日本人投降当日的细节:
尽管语言逻辑早已变得支离破碎,可眼底的光却依旧闪耀。
还有的老人,会跟护士讲她当年去新疆做知青的经历:
新疆最好的时节,便是七八九月,那儿的瓜是真的,又大又美味,吃多了就再不会想别地的瓜。
吃哈密瓜的时候就像吹口琴,呜呜呜一下吹过去……
如今老人们躺在病床上动不了了,哪儿也去不了了。
可聊起当年事,却永远喋喋不休,怎么倒都倒不完,神情也轻松快乐了许多。
所有的记忆,无论幸福的、痛苦的、还是略带遗憾的,在这最后一刻,仿佛都成了宝贵的,无可替代的人生之书。
而当你仔细倾听这些老人的话语,是否也会稍稍思考:
对于他们这群人来说,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是维持一天是一天的昂贵仪器,还是穷尽一生结识的各界人脉?
是家属与孩子们在病床前的苦苦哀求,还是一笔笔带不走又留不住的财产房产?
都不是。
他们需要的,不过是片刻安宁。
在一段闲暇时光中,不带一丝痛苦地,梳理自己一生的记忆。
“舒缓疗护区”存在的意义,正在于此——
它旨在为临终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全面照料,是他们的症状得到控制, 生命质量得以提高。
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送来这里的病人,等他们度尽了剩余时间,会在弥留之际,被推入一间名为“关怀室”的特殊病房,平静而有尊严地告别尘世。
关怀室的门牌板是粉红色,灯光是暖黄,窗帘上还点缀着跳动的小花,不像普通病房里,绝望又冰冷的惨白,也听不见仪器中传来的,催命般的滴滴声。
这里的一切,仿佛都与死亡无关。
想必在此地合上双眼,也能令生命的终结幸福一点吧?
对于一些发达国家,临终关怀已经形成成熟的模式。
然而在我国,类似“舒缓疗护区”的服务机构,却只见于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前方道路漫长而崎岖。
我们的社会大环境,是临终关怀始终难以为继的关键缘由:
一方面,是中国文化有太多忌讳。
我们语境下的大多数学问,只教人“活法”,却闭口不提什么是“活”,更罔论谈及何为“有尊严的死”。
所以当身边亲人猝遭不幸之时,我们往往会不知所措,唯一的念头是用尽一切办法,维持他的生命,而不理会他会不会痛苦,会不会尊严全无。
就如《生命里》提到的一位老教授——
他平生体面了一辈子,却在送来舒缓疗护区,因家属的护理不当,过着极度不体面的病床生活:
大小便排泄从未清理、身上结了厚厚一层污垢、指甲早已呈黑色,必须拿牙刷用力洗刷……
照护士的说法,再这样待下去,身上生蛆都有可能。
听完这席话,教授的儿子当场流泪。
他不是不爱自己的父亲,却奈何被一个“孝道”捆绑蒙蔽,才未能从人性出发,去考虑病人真正的处境。
另一方面缘由,是家属过于牵挂,舍不得放病人离开。
到了某个程度,病人自己是不想治疗,因为实在太痛苦;但他们又必须治疗,必须活下去。
不是为自己活,只是为家属而活。
家属的这份执念,尽管有些自私,却也无可指摘。
就如片中一位护士所言:
不是这些家属的错,而是我们整个社会,都无法正确看待死亡。
人人都知道,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可当自己家人真遇上生死之事,又总不免试图用主观控住客观,宁可相信亿万分之一的奇迹,也不愿放家人安详离去。
可悲,也可叹。
即便如此,院长还是持乐观的心态,相信社会的气氛,会有改变的一天。
随着《生命里》这类讲述临终关怀的纪实片的出现,随着越来越多护工与义工投身这一领域……
总有一天,人们都将认识到:
死亡并不是万事的终结,生命有千万种延续的方式。
我们既然懂得优生,知道该如何有尊严得活;也该倡导“优死”的权利,让更多人,得以有尊严地离开……
@所有人
通知!微信订阅号最近正在改版,只有被设为星标的公众号才会被看到惹!
为了避免扒叔找不到你们,你们也看不到我!请记得把【整点电影】设为星标哦,我可不希望你们走丢啊!
步骤很简单,首先点击扒叔头像进去页面后,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选择“设为星标”,就OK了!
设为星标后,不管是扒叔请大家看电影,还是发热片资源,又或者过节发福利什么的,你们就能第一时间看到啦,赶紧操作起来吧!
拒绝白piao,从点zan开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光影记录跨越山海的脚步 7952342
- 2 家暴幸存后的580天 7957365
- 3 尾随小女孩的男子已被抓获 7841515
- 4 中国晒“双碳”工作成绩单 7752815
- 5 运动员退役后如何开启人生下半场 7646913
- 6 雷军晒樊振东签名球拍 7516647
- 7 董宇辉改任与辉同行董事 7405968
- 8 中学通报老师殴打学生:3年前旧闻 7325999
- 9 网易云音乐喊话QQ音乐 7289776
- 10 专家称马斯克将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 711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