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十月最大黑马,是这部良心国产片

态度 作者:吐槽电影院 2018-10-23 23:46:0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吐槽电影院

最新大片,最辣影评,每晚抢先看


还记得去年六月份上映的,那部讲述朝圣意义的影片《冈仁波齐》吗?


身为一部不被市场看好的艺术影片,《冈仁波齐》却成功在暑期档的一众商业片中崭露头角,最终以黑马之势,顺利斩获一亿票房。


其中呈现那种绝美迷人的藏区风光,以及一群家徒四壁却纯粹见底的朝圣者,都无不直击人心。


也令我们这些生活在大都市、日日庸碌聊以糊口的市井百姓,再度审视信仰与生命的意义……



只是电影有期,很多观众总归没得及去看,便就此错过了。


还要等多长时间,才会邂逅下一部震撼人心的国产影片呢?


 如果心怀遗憾,那么这次千万不要错过这部了——


《阿拉姜色》

上映日期:10月26日



所谓“阿拉姜色”,是藏语音译,翻译过来意思为“请你干了这杯美酒”。


这是“嘉绒藏族”流传久远的祝酒歌,歌词旋律轻快而悠扬,词间也包含对友人的祝福与鼓励。


分明该是应和欢聚场合的曲调,今次却以其为题,讲述了一段哀伤的故事:


播放


故事聚焦于一个三口之家。


家中的母亲俄玛(尼玛颂宋 饰),在一次医院诊断中,查出自己罹患重症,将不久于人世。



得知此事后,俄玛没有告诉任何人,只自己大哭了一场。


随即便做了决定:


她要独自一人展开朝圣,踏上前往拉萨的道路。



只是,俄玛家住在四姑娘山,距拉萨路途遥远;以磕长头的速度来算,一日最多能行五公里,需耗费一年光阴才能抵达。


以目前的身体状况,很可能这一走,就再也回不来了……


但现今俄玛的家里,其实还有些矛盾尚未解决:


她儿子(赛却加 饰)出于某些缘由,已经常年不与自己说话,只能寄放在他外公外婆家中。


难道这对母子将怀着互不谅解的印象,就此天人永隔吗?



同时深爱俄玛的丈夫(容中尔甲 饰),亦无法容许妻子独自踏上这般艰辛的道路。


实在拗不过妻子,也只能在俄玛出发不久,骑着摩托追了上来。



同时追上来的,还有那个寡言孤僻的儿子。


就此,一家三口便以一种怪异的融洽感,共同经历这路上的风霜雪雨。


看着他们不知为何,便想起是枝裕和《小偷家族》中那个家庭。


以非血缘的方式组合起来,却诞生某种超乎血缘的奇妙羁绊。



其间,丈夫知晓妻子已罹患重病,再度极力劝阻,想带她去成都的大医院救治。


但俄玛拒绝了。


她说不想人生最后的日子,无力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浑身插满管子。


如果命运无法改变,她想用剩下的时光,去守一段「诺言」——


一段与已逝前夫所许下的,一同磕着长头,去往拉萨的诺言。



然而诺言到底未能兑现,俄玛撑不住了。


她终于没能抵达拉萨,在途中临时搭建的简陋帐篷内,咽下了最后一口叹息……



临死前,俄玛还惦记着那个诺言。


她拜托丈夫和儿子,希望他们能在自己离开后,带着她的背包,继续坐车去往拉萨。


丈夫不忍妻子难过,当下应承下来。


可他真的能甘心送妻子与另一个男人,在别的世界相会吗?


并且伴随妻子辞世,他与继子间唯一的纽带也断绝了。


如今无需顾忌妻子的感受,他又将如何对待这半大孩童呢?


……



影片拍的是永别之刻,导演松太加却竭力淡化那种哀伤与落寞,以一种眺望的目光,描绘在重要之人离去后,那些爱她的人如何建立新的羁绊的故事。


朝圣道路上,一家三口围坐篝火前,唱起那首优美祝酒歌曲“阿拉姜色”。


妈妈把酒杯递给爸爸,爸爸再把酒杯递给儿子……


尽管三人间嫌隙犹存,但唯独此时此刻,他们被不可名状的温情所包裹着。


我想,正是为了这一刻所流露出的亲情与善意,松太加才会用《阿拉姜色》为名吧?



与此同时,身为一名藏族导演,松太加自是比任何人都知道家乡之美。


《太阳总在左边》《河》,再到如今的《阿拉姜色》……


一次次在导演镜头下,当主人翁驻足仰望那一刻,便已身处画卷当中:



西藏真的就有这么美。


美到连死亡的阴霾,都不禁望而却步了。



同样在讲朝圣,《阿拉姜色》与《冈仁波齐》选择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切入。

 

后者更趋近于一种宗教性的敬畏感与肃穆感,叫人远观之则叹;而前者却带有一份朴实的真挚感,将生死之事看淡,那群虔诚在道上磕长头的朝圣者,也在片中得已祛魅,叫人亲近之,又思及自身:


在生命最后的岁月,我们该如何选择度过剩下的时光?



包括院长自己在内,许多生活在俗世的人,都会在认命前经历一个挣扎期,以为尝试各种治疗手段,兴许就能发生奇迹,彻底康复呢?


正因我们有对「生」的执念,所以当见到影片中,俄玛居然早早放弃求医,拖着病体一步三磕的时候,会感到疑惑和震惊。


难道她不惧怕死亡吗?身为虔诚的信徒,却不相信奇迹会发生吗?


我想并非如此。


只是人这辈子,想做而还没做的事,实在太多了。


平日感受不到寿命的期限,以为有大把时光造作,总是做做这样,腻了再做做那样,周游反复不定。


可当这个期限,突然被挤得只剩短短几月时,我们也不得不做出取舍,用余下的时日,完成心中最重要的事。



有人认为最重要的是保命,因此四处寻医问药,到最后活在恐惧之中;有人认为重要的是家人的未来,因此拼命筹钱算计,到最后也未能从操劳中解脱……


至于俄玛,在她心目中最重要的只有一事,即完成每个「承诺」


影片中好几次看到,俄玛活着的时候,总会告诫身边的人:


不要轻易立誓,也不要轻易许诺。


因为如果在兑现之前,就失去立约对象的话,那这份遗憾将永远萦绕在心头,多久都不得释怀……



为了完成与亡夫的约定,她小心翼翼守着那个破旧的小背包。


背包里装着一个用哈达包裹着的小木盒,盒子里是她与爱人唯一一张合影……


似乎只能以这种方式,才能让丈夫与自己一起踏上拉萨那片土地。



想想斯人已逝,照片是唯一的念想,内心不免觉得哀伤。


有人会觉得俄玛对承诺的坚持,简直敬虔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但院长觉得,这一切不过是发乎心、止乎「爱」的日常抉择而已。


人人都知晓何为爱,却常常以半吊子心态,拿捏不好亲情、友情、爱情三者间的冲突,因此往往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失掉。


俄玛也与我们相似,一辈子活在爱里,只是相比我们,她的更纯粹,也更笃定罢了。



她并非不爱现在的丈夫,不疼惜自己的儿子。


在出发之前,俄玛还特意去往城里,添置各种剃须刀、玩具、收音机……分别送给家中每位成员:



同时在临行之际,她回望那间养育自己成人的远山小土屋,一言不发地,流着泪叩了三次首:



俄玛家庭不富裕,文化程度也不高。


这或许是她所能想到的,表达感激与不舍的唯一方式吧?


饶是如此,她依然比许多经受高等教育的精英,都要看得更加透彻。


正是这份透彻,也让她能从容面对死亡,不至惊慌失措,也不至放弃自我……



看完《阿拉姜色》,内心会产生一种回响着轰鸣声的沉默。


这感觉犹如不久之前,看那部讲述临终关怀的纪录片《生命里》一般。


尽管一个故事发生在上海,一个故事发生在通往拉萨的公路上,但基调又何其相似:


都是讲述一群等待死亡的老老少少,在他们人生的最后阶段,如何寻索着某些答案,寻索一份心灵的皈依。


藏族人与汉族人,佛教徒与世俗者,其实不都生而为人,来这人世间浮沉一遭吗?


故此,每个人也都无一例外地,总需在浑碌琐碎的日子里,捡起一些闪光的记忆,好去认真审视各自存在的意义。


因为将来总有一天,我们也必将踏上那条属于我们的「朝圣之路」。


也愿到那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不回头、得自由、心怀从容地走下去……



------------我是今日福利分割线------------


在各位的生命里,又有哪些不可抹煞的重要之物呢?


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留言告诉我你对生命、对家人、对承诺、对信仰的看法,亦或是对西藏那片土地的向往……


院长将从中选出评论最用心的三位朋友,每人送出两张《阿拉姜色》电影票!


数量有限,赶紧留言鸭!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