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记录60%以上的国人现状!余生很贵,经不起浪费

态度 作者:河马电影 2019-03-15 21:19:29

  有这样一位年轻导演,总是在记录着关于“失去”的故事。

《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老人在火葬政策下,为了让自己土葬,选择把自己活埋在土下。



《老驴头》,老人为了治理祖坟沙漠化,没日没夜的在祖坟旁边劳作,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



《路过未来》,祖根在甘肃的女孩从小跟着打工的父母在深圳长大,父母年纪大了,她为了在深圳买房不得不拼尽全力。



三部不同的作品,两部聚焦在甘肃,一部走出甘肃来到了深圳,但“失去”却是不变的内核。


前两部,老人在快速变换的现代化生活中失去了赖以存在的传统价值观。


后一部,女孩在生活节奏极快的现代生活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身份认同。


前两部,人活着,但却失去了过去相信的信仰。


后一部,人还年轻着,但却被房子压的失去了太多人生的可能性。



不管是失去过去,还是失去未来,李睿珺的作品中,时刻能看到对我们现在这个快速变换的现代生活的反思。


他的作品中,总不缺乡愁。


他的镜头下,总怀有深情。


今天,向大家推荐河马哥很喜欢的李睿珺的一部作品——《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都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影片中的两位主角,便是两个孩子。


导演试图通过他们的眼睛,来触碰过去,来看到未来。



故事发生在西北大草原上的一户普通牧羊人家。


哥哥巴特尔和弟弟阿迪克尔虽然是一对亲兄弟,但关系却十分淡漠。


个孩子出生时候年龄相差太近,爷爷奶奶就将哥哥巴特尔带回了自己家照料,而弟弟阿迪克尔却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



因为不同的生活环境,兄弟两个的性格迥然不同。


被爷爷带大的巴特尔一直认为是父母将自己抛弃在外,常常在心里偷偷怨恨着父母。


性格因此自卑而强硬。


阿迪克尔在父母身边长大,成长过程中不像巴特尔那样缺乏安全感,性格也更加活泼外向。



因为居住环境的不同,兄弟两个的价值观也完全不同。


巴特尔跟随爷爷住在草原边儿的城镇上,接触的是外在的花花世界,玩儿的玩具也是市面上的玩具枪。


阿迪克尔跟随爸妈在草原深处长大,从小受草原文化熏陶,梦想就是做一个自由自在的牧羊人。



但是,阿迪克尔理想中的草原,正在退化。


井水枯竭,饲养牛羊越来越困难,爷爷便将牛羊卖了。


但是爸爸却一直在草原深处放牧为生,坚守祖先传下来的生活方式。


这在阿迪克尔看来,十分伟大。



不管是爷爷的妥协,还是爸爸的坚守,都是为了这个家的生计。


但是,不管如何努力,这个家依旧过得很艰难。


住在草原深处的妈妈病了,住在镇子上的爷爷也病了。


爸爸送阿迪克尔来镇上上学, 不时在两地奔波,有时候会给爷爷带药过来,但是爷爷说:我这病要不了命,吃不吃药都一样。



但是,没多久,爷爷就去世了。


爷爷去世的时候,爸爸还在草原深处,只有巴特尔和阿迪克尔留在镇上。


两个人独守一个家,左等右等,爸爸还是没来。


于是,兄弟两个别别扭扭的骑上了骆驼,准备穿越茫茫五百公里的大草原,找到回家的路。



一路上,两个人相对无言,各有各的委屈。


哥哥对父母的“抛弃”耿耿于怀,本不愿意和弟弟同行,更不愿意去见爸爸妈妈。


他此行,为的是爷爷。


“你不回去,爷爷的魂灵就没办法回到草原上,爷爷就找不到家了”。



哥哥虽然不在爸妈身边长大,但爸妈却时时惦记,买了新衣服也是哥哥穿了自己才能穿。


因此,弟弟也委屈。


他愿意和哥哥同行,纯粹是为了母亲。


因为母亲病重,想要见哥哥一面。



苍茫的荒原,太阳炙烤着大地,空旷天地,周遭没有人影。


两个小小的少年,骑着骆驼,朝前行。


一路上,两个人行动保持距离,语言更是没有交流。



这一路上,他们走过空无一人的村庄。


弟弟在村庄中发现了同学小胖的照片。


原来,因为草原退化,小胖一家和村民也搬去了镇上。



哥哥在山洞里发现了神秘的壁画,上边记录着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夏国的图景。


那是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但是,如今这片土地已经模样大变。



原来的“风吹草低见牛羊”,如今已经变得没有草,没有牛羊。


寺庙里的老喇嘛说:


“父亲般的绿色草原啊,正在消失;

母亲般的奔流河水啊,正在干涸“。



河水干枯,草原消失,曾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群,也逐渐没了踪影。


人们卖掉了牛羊,离开了草原,挤在镇上,或打工或耕地。


逐渐失去了血液里的草原文化。



哥哥巴特尔,草原的儿子。


不懂如何在烈日下赶路,不知如何规划为数不多的食用水。


面对草原,他已经成了外来者。



弟弟阿迪克尔,依旧对草原心怀信仰。


他爱护骆驼,他懂得如何在草原上生存,他梦想着像爸爸一样坚守在这片土地。


“只有远离镇子的地方才会水草丰茂,

而牧人的家就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水草丰茂的地方,是他理想中的家园,也是信仰的根基。


理想与现实


但是,哪里还有水草丰茂的地方呢?


在他生活的那片土地上,有太多的东西在消亡。


裕固族,突厥的后裔,马背上的民族,曾有过自己的国家,也曾帮助唐朝平定过安史之乱。


这个民族,有过自己的辉煌。



但是如今,这个民族只剩下一万四千人,他们挤在镇子上,不在靠牧羊为生。


百分之九十的裕固族也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文字和语言。


当年的辉煌已经不见,这个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一起在消亡。



阿迪克尔曾说:


“不上学,我就可以去草原上自由的放羊,

一上学,我就变成羊了”。


为了不变成“羊”,他穿越茫茫荒原,只为了找到理想中水草丰盛的家园。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等在旅途尽头的不是水与草,而是信仰的崩塌。



整部电影,看似是讲兄弟俩的讲和。


实则是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的割裂与消亡。


两个小孩,两只骆驼,铃铛阵阵响,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我们失去了的故事。



李睿珺的电影,总是在讲“失去”。


换句话说,他总是在关注那些没有归属感的人。


《老驴头》里,相信落土才为安的老人,在沙漠化进程中勤勤恳恳的坚守墓地,为的是灵魂的归属感。


《路过未来》里,女孩既不能适应阔别多年的老家生活,也无法在自己长大的城市深圳买房,缺的是身份上的归属感。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两个小孩从小镇走往草原深处,见证着草原的退化和草原文化的消失,可以预见到他们未来在文化上的缺乏归属感。



其实,不管是贫瘠的荒漠草原,还是现代化的都市,好像总有那么一拨缺乏归属感的人。


他们可以是在苦苦大城市拼搏多年却买不起房,回到老家却找不到方向的年轻人。


也可以是在城市帮儿女带孩子,一个人守着空房和小孩独自适应大城市生活的老年人。


更可以是,世代居住的村子被拆迁,回家只有断壁残垣的三四线普通人民。



农村越来越空,城市越来越拥挤。


房价越来越高,草原耕地越来越少。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的欲望越来越多。


我们貌似得到了许多,但仔细想想,我们何尝没有失去许多呢?



— END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