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高潮无尿点,它要是上映肯定霸榜!
戳上方蓝字关注,自动为你推荐一部热门好片
你有128个好友已关注
文章来自:十点电影原创
大家还记得的印度悬疑喜剧《调音师》吗?
高潮迭起,直到最后一秒都还在反转!
这部片子引入中国后,口碑炸了,在内地实时票房榜居第二名。
在大家都在讨论《调音师》的时候,我却想到一部更加精彩的印度悬疑喜剧。
它火的时间太早了,以至于当时没有引进。
但在我看来,它的精彩程度不亚于《调音师》。
它就是——
《误杀瞒天记》
Drishyam
在中国,很多时候“翻拍”即“毁片”,但《误杀瞒天记》在印度翻拍一次火一次。
现在在网上搜《误杀瞒天记》,能搜出3个版本(有人说找出了4个版本)。
在2013年到2015年,他们一年翻拍一次!关键是评价都还不错!
因为支撑这部电影的不是流量演员,而是百看不厌的绝妙剧情。
中国制片方的“魔爪”也伸向了这部电影,买下了它的中国改编版权。
中国翻拍
从这数量庞大的“翻拍”行动中,你能感受出这部片子的质量了吧。
今天老妹儿推荐的,是3个版本中流传度最广的2015年版。
这一版片长共两个半小时,但千万别嫌它长。
因为除了前半个小时铺垫略长,后面两个小时高潮迭起,紧张刺激,不停反转,能让人看得完全忘记时间,看完后甚至想再加一打剧情!
前面半个小时虽然剧情起伏没有后面强烈,但为后面做足了铺垫。
而且对于男主角维杰的形象塑造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能从中看出他的人生重心只有两个:
一是家庭。因为他从小是个孤儿,所以把妻子和两个女儿视若生命。
二是电影。他不仅看电影,还会用在电影里学到的东西去帮助别人。
维杰
这天维杰又在自己开的小店里,刷夜看电影。
第二天清晨回到家后,却发现妻子和两个女儿在屋里瑟瑟发抖。
原来有个男孩偷拍了大女儿洗澡的视频,以此威胁大女儿跟他做不可描述的事情。
大女儿求助了母亲,于是母女二人哀求男孩放过大女儿,却在混乱中的失手杀了男孩。
在夜里,惊慌失措的她们将男孩的尸体埋在了院子里。
这一幕却被小女儿看到了。这为后来的情节,埋下一个“定时炸弹”。
自首还是隐瞒?
影片名字早就告诉了我们:在“误杀”之后,就是重头戏“瞒天”。
前面也说了,维杰第一个人生重心,就是他的家庭。
他深爱着他的妻子和女儿们,为了她们,他可以不惜任何代价。
当然也不惜违背良心,掩盖这场误杀事件。
但一个人凭空消失了,怎么瞒得下去?
这时候,维杰第二个人生重心“看电影”发挥了作用。
作为一个硬核影迷,维杰瞬间想到许多犯罪电影。
他要用自己从电影中学到的方法,来瞒天过海。
很多人说,维杰看过的电影里,一定有东野圭吾小说改编的《嫌疑人X的献身》。
《嫌疑人X的献身》中,男主角制造时间差,成功为隔壁的母女制造了不在场证明。
《嫌疑人X的献身》
不管影片中的维杰是否看过这部电影,维杰确实通过一些列操作,设置了时间差:
男孩是在2号晚上死的,维杰在3号知道这件事情。
他就在当天处理掉了男孩的手机和车,并去城里买了一些东西,留下票据。
在4、5号,带着全家一起去城里,跟很多人进行了交谈。
回来以后销毁4、5号的票据,仅留下3号的。
十几天后,他们又一次进了城里,跟之前4、5号交谈的人再次交谈,并且反复提及自己上一次进城是2、3号。
靠着复读机式的交谈,他们成功洗脑那些遇到的人,相信他们一家人是2、3号去了城里。
通过把进城的日期错位,即使以后有人查到2号在家附近看到男孩,他们也有充分人证、物证,证明自己2、3号在城里,不在家。
但每次你以为他们安全的时候,总有更大的危机来临。
根据“墨菲定律”,你越不想发生的事情,就越会发生。
米拉
男孩的母亲米拉是警局高官,审问犯人的手段相当狠辣,屈打成招是常事。
她本以为男孩只是出去玩了,没想到半个月还联系不上,这才反应过来男孩一定出事了。
她向各个警局发送男孩和男孩失踪时开的车的照片,有警察说,看到过维杰开这辆车。
确实,维杰在处理男孩留下的车时,被一个警察看见了。
于是警察找到维杰一家。
这时候的维杰一家,还沉浸在失手杀人的噩梦中。
大女儿和妻子常常情绪崩溃。
一个警察突然来家中,大女儿吓得脚都挪不动,几乎快哭了。
如果她这个样子被警察看到,警察一定会发觉这家人的异常。
看到这里时,十点君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幸好维杰及时挡住了她,没让警察发现异样。
这样惊险的情节,出现了好几次,看得人不自觉屏住呼吸。
维杰不厌其烦地安抚着家人的情绪,还学着电影里的情节,每天复读机式地和家人串口供,不停对同一个可能被问到的问题进行提问。
米拉通过举报找到他们一家四口后,将他们分开审问。
但四人的反侦查早就被维杰训练得溜溜的,就连最小的女儿,也经受住了各种问题的考验。
不管警察用多少技巧,这一家人还是坚持2、3号去了城里,对在城里的每个细节都记得一清二楚。
他们还提供了进城后的消费票据给警方。
警察还调查了他们一家进城时候遇见的人,没想到那些人也都说维杰一家是2、3号进的城。
人证、物证毫无破绽。
但当我们以为维杰一家逃出生天的时候,警方的发现反转了局面:
这最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就是最大的破绽。
为什么小女儿这么小的孩子,都能在不停诱导下坚持自己的口供?
为什么作证的人,都能清楚记得大半个月前与自己萍水相逢的人?
米拉在进一步调查后,猜出维杰一家人把4、5号发生的事,嫁接到了2、3号,所以证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作伪证。
但米拉苦于没有证据。
一向手段狠辣的她决定,用武力迫使他们说出真相。
维杰一家人受尽了殴打。
最后,小女儿被吓不行,说出了埋尸地点在院子里。
气氛紧张到窒息,就在我们以为维杰一家逃不掉了的时候,情况又出现了反转。
警察挖出来的尸体,竟然是一!条!狗!
明明我们看到母女二人将男孩的尸体埋在这里,这是怎么回事?
这时候维杰告诉围观群众,警察滥用私刑,甚至殴打小孩子。
群众们都激动了,因为当地警察时常欺压百姓,而维杰平时却乐于助人。
怎么看都是警察在找事冤枉维杰一家。
这时候,滥用私刑的警察成了大家眼中的施害者,维杰一家就是可怜的的受害者。
一时间群情激奋,向现场记者说着警察平日的暴力行为,一拥而上暴打警察。
米拉被革职,维杰一家得到“平反”。
是正义得到了伸张吗?
别忘了,杀死人的是大女儿。
从这个角度来说,失去儿子的米拉才是受害者,引导舆论、掩盖真相的维杰是施害者。
但在这之前,米拉的儿子才是施害者,差点被性侵的大女儿是受害者。
当大女儿杀了男孩的时候,施害者和被害者的身份又被调转。
所以在这件事里,到底谁对谁错?
是非黑白早已搅成了一团浆糊,说不清了。
而当一切混乱的时候,跳出原本对立的框架来看,这件事情并没有这么复杂。
就像《祈祷落幕时》中说的一样:谎言所折射出的,还有人心。
不管是滥用私刑的米拉,还是隐瞒罪状的维杰,都只是平凡的母亲和父亲,想要寻找或保护孩子。
对孩子的爱,让他们不得不走上违反普世道德法则的路。
维杰不知道这是错的吗?
他知道的,但最终只能化作一句:我们很抱歉。
米拉看着手下打小女孩,也曾露出于心不忍的表情。
但让他们再选择一次,他们肯定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这条路。
因为在爱里,从来没有任何法则。
即使知道那是一条不归路,也不会停下脚步。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里这里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拉美之行的战略考量 7967771
- 2 王楚钦横扫张本智和夺冠 7937568
- 3 叶嘉莹逝世 享年100岁 7883375
- 4 AI赋能“土味”工厂 7733978
- 5 东北局地的雪要下到“发紫” 7601747
- 6 张本智和被打服了:王楚钦全部比我好 7523608
- 7 又涨了!金价重回“8”字头 7473472
- 8 王楚钦扔发带庆祝 拥抱王皓 7396481
- 9 沪上网红小区疑有人高空抛粪 7220287
- 10 9条具体措施稳外贸 71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