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豆瓣9.1,这国产年度最佳值得刷100遍

态度 作者:河马电影 2019-09-09 15:16:47

教育,一直都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暑期上映的《银河补习班》,用浪漫的剧情,回答了严肃的社会问题。


最近的《零零后》,借小孩12年的成长片段,让人看到了教育的其他可能性。


而另一部新出的纪录片,更是着眼世界,聚焦在了各种国家的多样教育上。


《他乡的童年》


 

周轶君,片子的导演兼主持人。


她最令观众熟悉的身份,是《圆桌派》的常驻嘉宾。


除此之外,她还是一名驻加沙国际记者。


经历丰富,见过了各种大风大浪。



2013年,她当了妈妈。


面对孩子的教育,她有些无所适从。


为了解答心中的困惑,她制作了这部教育纪录片。


去往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国,用镜头记录下了不同地方孩子们的童年。



芬兰


这里,人口只有500万人,却是公认的“教育最强国”。


孩子们成绩好,创意强,还快快乐乐零压力。



芬兰的校园生活,大概是所有学生们最向往的那种吧。


课间铃声,不是那几首万年不变的bgm,而是各种各样的音乐。


老师们可以随意选择播放的曲子,可能是古典乐、饶舌、民歌,甚至自己唱的歌也能放。



课堂上,学生们没有固定的教材课本。


每周五,会有一节现象教育课。


不同于科目学习,这个课是跨学科的。


老师会提出一些抽象概念,比如时间、年龄等,而同学们则通过录音、拍照、文字等方式来完成对概念的认识。


认识的过程中,会涉及到生物、数学等各种学科的知识。



偶尔,同学们还会去野外上课。


来到一片森林里,老师发放印有不同颜色的卡片,同学们找和卡片上颜色相同的东西。


找着找着,他们就会发现,森林里,不是只有叶子的绿色和大地的土色,还有红色、黄色……



颜色之后,是气味。


老师让他们找不同的植物,然后形容它的味道。


不一定是酸、甜这样的词汇,也可以说闻到了雨、苹果。


没有正确答案,任何表达都是好的。



还有给树起名等等各种有趣的任务。


孩子们边玩边上课,既亲近了自然,又培养了感知力,想象力。


教育内容,都源自一个基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则孔子提出来的教育哲学,如今被他们奉为圭臬。


 

除此之外,他们还竭力避免竞争。


小学、中学都没有考试。


唯一评估的,不是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如何学习。


相对应的,老师也没有职称。


只会在工作几年之后,有部分加薪。



如果问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成功是什么。


他会回答:


这里没有成功,如果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有点钱,已经算是(成功),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好。



不注重竞争,那他们注重什么?


常识、创造性、艺术。


课余,孩子们没有五花八门的补习班要上。


他们会参加一些活动,老师给小孩一个场景,比如一架飞机迫降在荒岛,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避难场所。


过程中,孩子们能够学会建筑结构和材料性质。



他们也会学习语言,十几岁的孩子,可能会同时学两三种语言。


他们还会逛博物馆、艺术展,在生活的一点一滴当中,感知美。


 

归根结底,芬兰人认为——


知识不是用来竞争的。


它能够帮助生活,也可以在生活的每一处获得。


获得多少没有关系,关键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日本


如果说芬兰是自由、享受,那么日本就是严谨、极致。


大清早,孩子们乖乖起了床,自己穿好衣服背上书包。


到了学校,见人就咧着小嘴,一字一顿地说,早上好。



孩子们这么乖,是因为他们的脑袋里,从小就被塞进了集体主义的思想。


日本传统教育理念不主张个性,把集体看作民族生存的根本。


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依附集体、融入社会。


而注重集体的表现,就是严于律己。



这样的教育,都落在了生活的细节之中。


幼儿园里,进门处的地板上专门画上了有鞋子模样的图案,提醒孩子们脱鞋后要自动摆正。



教室的门,特意做成了无法自动闭合的式样。


孩子们就会知道,如果不好好关门,门合不上,其他同学会感觉到冷。


然后,他们就会回来重新把门关严。



操场的洗手池,没有接水槽。


这样,水流四溅的时候会淋湿脚,大家就能自觉意识到,要及时关上水龙头了。



如果说这些规定还算合理,那接下来的这项,就太严苛了。


零下的冬天,老师们会要求孩子赤裸上身,锻炼自己,形成坚毅的体魄。


这一教育模式,一度引起了大众争议。


今年4月,已陆续在各大幼儿园内废除。



尽管已经废除,但从中还是可以窥见日本教育的极致。


正是因为他们过于注重集体、严于律己、追求极致,每个人的个性也就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抹杀掉了。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关于哭的教育。


日本人认为,不应该在公众场合表露悲伤。


伤心的时候不能哭,委屈的时候不能哭,甚至连家人去世这样大悲的场合,更不允许流泪。



因为,这会给他人造成负担。


久而久之,他们甚至变得不太会表达情绪。



很小的一种教育思想,却能看到他们对集体的放大,对个人的缩小。


好在,现在,日本社会逐渐开始鼓励个性的表达。


为了让更多的日本青年学会表达自我,“眼泪教育”正在被推广。


一群人,坐在同一间屋子里。


屏幕上播放感人的短片,鼓励家长和学生们哭出来。



在气氛的带动下,大家都会跟着片子情节而落泪。


情绪和压力随之释放,每个人都收获了久违的解脱感。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改变。


日本教育渐渐发生着变化,也开始学着展现、包容不同的个性。


就像一个词——共振。


每个人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每个人之间都能产生回响。


继而,形成一种声音共振的效果,这就是集体的共振。


教育的目的,就是认同每个人差异的同时,创造出能够包容差异的氛围和回响。



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味追求集体、律己。


而是在充分尊重孩子个性的同时,引导他们同样也尊重别人。



目前,纪录片只更新了两集,讲了芬兰和日本。


接下来的印度、以色列、英国,教育方式应该也会各有特点,新奇有趣。


 

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孩子们,不同的教育。


每一种都挺美好。


它给了我们思考的机会,告诉我们一些好的例子,让我们去设想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但每一种都不是绝对完美,绝对普适。


因为文化、环境的不同,方式也截然不同。



唯一相同且令人感慨的是,片子中,教育者们都有一种自己的理念。


他们考虑的是孩子未来融入社会应该做好的准备,以及清晰地在设想未来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在这样的目标下思考、设计整个教育。



反观我们的教育。


似乎从来都没有思考过我们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的教育是从功利的成绩、收入出发。


只考虑到未来统一化的物质生活,却从来没考虑过未来如何带着这些生活。


更未曾思考过,这样的标准真的符合每个人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