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杀人回忆》的凶手原型被抓的消息震惊全网。
当年负责追查案件的警察,对比了570组DNA,40116枚指纹,但是直到警察离任、诉讼期失效,也没能用手铐揪出凶手。
离任前,警察在给凶手写的信中说到:“请务必不要比我先死。我们必定会会晤的,对吧?”
我们知道他正在世界上的某一处看着我们,却找不到他。
相比凶手自己躲藏起来,另一种被“消失”的凶手更让人绝望——
少女知道那个凶手正在世界上的某一处看着自己,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找他。
11年前,18岁少女玛丽在自己家被陌生男性入室强奸。
如果说《杀人回忆》是站在警察视角重述案件的难以侦破,那么《难以置信》就是站在受害者的视角,回忆强奸带来的痛苦与伤害。
周末,玛丽一个人在家,她熬了个夜,和朋友煲电话粥聊到凌晨四点,终于扛不住困意睡着了。
她惊醒了,还没叫出声,就被一把刀威胁着闭了嘴,是她放在厨房的小刀,被一个戴着头套的男人握在手里。
那个陌生男人火速蒙住了她的眼睛,堵住她的嘴,把她手脚都捆了起来。
她才18岁,好好地睡在家里,她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个男人突然出现,她反抗不了,也没有人来救她。
临走前从她的包里翻找出了她的学习驾照,打开证件摆在她的肚子上。
“如果你敢告诉任何人,我就公布照片。”她听到男人说了这么一句,然后收拾东西走了。
等到四周寂静无声,玛丽终于敢动弹起来,第一反应是先去关好男人进来的后门。
然后才割开绳子,找到手机,开始给家人和朋友打电话。
天不知不觉就亮了,警察来了,家里出现了很多很多陌生人,许久不见的养母也急匆匆赶来安慰她。
茱蒂丝养母,玛丽第N个寄养家庭女主人,算是玛丽漫长的被收养生涯中对她比较好的一位了。
玛丽被安排坐在客厅沙发上,裹着安抚作用的毯子,茫然地看着这些人走来走去。
终于,一个高大的男警察过来了,他蹲下来,问玛丽:“你能把事发经过告诉我吗?你记得的所有细节。”
这句问话像一个开关,重启了玛丽拼命想忘记的痛苦回忆。
那些她好不容易忽略的记忆,裹挟着被蒙住眼睛的恐慌、被束缚的挣扎、被强迫的绝望,一股脑向她袭来。
时间、地点、陌生男人,蒙住的双眼、熟悉的小刀、捆住她的鞋带……
玛丽的叙述尽可能平静,回答询问也尽可能详细,直到警察打断她:
直白到带有攻击性的问句,让玛丽一瞬间感觉到了屈辱。
终于捱过年轻男警官的细致审问,玛丽松了口气,以为噩梦结束了。
男警官把口供交给了长官,长官转身就说,“我得问你几个事发经过的问题。”
她委屈、无助又困惑,报警以后,她没有看到凶手被抓,反而被当成犯人一样,一遍遍被审问、被质疑。
而这种让人迷惑的重复审问,原因不过是出自“因为我是负责人”。
于是玛丽不得不跟随长官的询问,再次强迫自己回顾昨晚的细节,把刚刚结好的痂血淋淋地剥开。
犯人DNA的采集、身体的受伤程度、受害者的治疗都要经过医院。
于是,在审问过后,玛丽很快被派往医院,尽快保存证据。
全身拍照、尿液采集、体内窥视……跟随玛丽一项项默默经历完,仿佛自己的羞耻心也被缓慢蹂躏。
经历了一次次的心理“死亡”,玛丽已经不再会为此感到伤心和难过了。
《嘉年华》里,同样的强奸案,同样的身体检查,少女小文躺在病床上高架双腿,看着一个又一个医生经过她,观察她,又离开她。
检查结束后,小文也是和玛丽同样的面无表情,坐在床边。
如果说侵犯发生时被剥光伤害是种突如其来的惨烈,那么侵犯发生后,各种陌生人冷漠地强迫她们,把刚刚穿上的衣服再一件件脱下来,就像钝刀子割肉。
她们不再是在回顾当初的记忆,而是真实重温那一夜的恐惧和耻辱。
曾经以为痛苦只是一场噩梦,醒来发现,现实也和噩梦一样黑暗。
事实证明,每当你以为这就是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上天总会给你更大的惊喜。
随着时间推移,警察收获了越来越厚的问询口供,也有越来越多人得知了玛丽的遭遇。
玛丽没有像祥林嫂一样,每日以泪洗面,见人就重复自己遭遇的苦难,为什么也会被嫌弃呢?
作为年轻的受害者,她太冷静了,甚至可以说是冷漠。自己身上发生这么大的悲剧,居然没过几天就不哭不闹了?
怀疑的种子从她的养母开始发散,一传十,十传百,人人都觉得她不哭不正常。
瞧瞧,当祥林嫂要被嘲笑,不当祥林嫂要被怀疑,古今中外,或许永远不存在人们心中的「完美受害者」。
连警察也开始重新审视,对比每次口供的细节出入,逼问玛丽是不是在撒谎。
各种诱导性问询,用语言的力量强迫玛丽承认自己是为了博得关注才撒下弥天大谎。
被轮番折磨的玛丽,一开始还试图解释,想让警察相信她。
如果案件是真的,犯人真的存在,那么警察就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抓捕一个他们没有把握抓到的罪犯。
她委屈过,挣扎过,最后又回归了平静,哀莫大于心死。之前安慰她的亲朋好友们陡然变脸,咒骂她,离开她,嘲讽她。
媒体争相报道,所有人称她为“大骗子”,曾经最好的朋友专门为她建立了辱骂网站。
熬过了侵犯的玛丽,在报警一周后,经历了一场更彻底的社会性死亡。
事情的反转发生在十个月后,另一个州的女警官们破了连环强奸案,在抓到的凶手家里找到了更多受害者的照片。
28位受害者,上至65岁的寡妇,下至刚成年的年轻女孩,其中就有玛丽的照片。
在玛丽被当成大骗子身败名裂十个月后,才终于有人为她平反。
有数据显示,在现实中只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强奸案,受害者会选择报警,而在报警的人中,还有部分受害者不愿意提供证词,这为案件的破获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受害者对警方的不信任。
他们不相信警察会尽心尽力抓捕犯人,所以宁愿不报警、不配合调查,也不想再一次受到伤害。
受害者的证词有时会有出入,是因为人在经历严重的创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会出现一定的精神障碍,即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会自动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情境或人和事,甚至会篡改、抹去部分细节记忆。
回想一下你最痛苦的经历,是清晰得仿佛就在眼前,还是已经模糊不清?
审问过程中,警察不断向玛丽施加压力,本就已经濒临崩溃的受害者,怎么扛得住这样的诱导性审问?
从警察要求玛丽一遍遍重复那个夜晚开始,玛丽的悲剧就已经注定。
这个故事最让我喜欢的部分是在结尾,犯人被抓后,有人去采访玛丽,问她后不后悔当初报警。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