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梨白:媒体人、专栏作家葛怡然和好友们的分享平台。公众号:geyiran666。
一夜之间,郭敬明又出圈了。
继作家、杂志主编、导演之后,大家期待他的下一个身份——《奇葩说》辩手。


然后点看了这档刚上线的国综《演员请就位》,导演选角真人秀。陈凯歌、李少红、赵薇、郭敬明担任导师。新老演员加入导师战队,抽剧本,PK演技。然而第一集看下来,导演比演员戏多,最有热度的,还是那个名字——

郭敬明翻身仗来了?比起网上一边倒的叫好。更想说:嗨,这才哪到哪。没有印象的Sir先提示一下,李成儒就是《大腕》里贡献了名场面的那个精神病人,代表作还有《重案六组》。

这次来《演员请就位》是担当助演嘉宾,在陈凯歌组演员明道PK陈若轩的《破冰行动》片段里,扮演东叔。

然而,引爆火药桶的是下一幕演出,郭敬明小组董力、郭俊辰的《悲伤逆流成河》片段。


在李成儒看来,这是最糊的一组表演——我没听见他们三个人说什么台词。

那么接下来的一番话,直接让全场氛围跌到冰点——这就是畅销书?是吧?

郭敬明当然不可能假装没听到,他选择欣然迎战,唇枪舌剑后胜负已经了然——


李成儒的发言已经为对方辩手的反击留下巨大把柄,大家可以亲自看这段“全本”视频。
而郭敬明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能迅速组织语言进行反击,确实是思维敏捷。正当主持人沙溢难以招架,请陈凯歌出面打圆场的时候,郭敬明一秒抢去了话头:我觉得不用凯歌导演先说,我来先说。

这两个举动,已经拉到现场的好感。然后,进入“明式逻辑”时间。指出李诚儒不了解作品,《悲伤逆流成河》的小说、电影,都是“中国一个认真探讨校园暴力的题材”的作品。

接着为自己的作品辩护。
“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 但请允许他存在 你可以继续讨厌自己讨厌的东西 但请允许别人对他的喜欢”


最重要的是他说得很正确。没有给你留下多少反驳的余地。尤其最令他动容的那句“不喜欢,也不能不允许别人喜欢”,这简直正确得令人发指。然而,在我眼中,这篇让现场观众以及海量网友集体声援的满分演讲,看似一篇满分作文,剖开中心思想,实则是诡辩式的反击。

不是说校园恋爱不能作为文艺宣传的事情,只是认为不能挪用廉价的笔触,来引起共鸣。

你想想看,场内的多是年轻演员,不少还是演青春偶像剧出道的,郭敬明的一番反击,岂不让他们如释重负?

同时郭敬明又把自己姿态降到和场外网友一样的立场,说出“文化平等”“存在即合理”的论点,岂不得人心?
但核心问题——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表演)上的品质如何?被巧妙的绕过去了。

那,可是郭敬明。这场面,他见得少了?为了宣传电影,郭敬明曾上过一次《锵锵三人行》,场面暗流汹涌。

坐在对面的两位,都不是善茬:代表传统文学届提出疑问的许子东,和人见人爱的老油条窦文涛。张嘴提问,直接得见血见肉。有的关于郭敬明“抄袭判决”;有的关于小说题材的“错误价值向导”;有的关于创作初心......

但没过多久。看似融洽实则汹涌的气氛,还是被许子东拆穿了:你的回答啊,是不是太正确了?
你这个回答啊,是非常表面正确的。非常符合我们正统文学理论教科书的手法。跟传统的关系吧,说大作家虽然很伟大但是你要做回自己。比方说跟读者的关系吧,你不要去考虑读者,你坚持表达自己。这都是非常正宗的文学理论的观点。所有的问题都回答的很好,只是我们的疑问都没有得到回答。

听完了这段,郭敬明没有回答。接过话头的是窦文涛,总结出了一句:80后开始成熟了。许子东也笑了,跟着附和:对,真是厉害。

并非贬义。这张锋利的嘴,恰恰是年少成名的郭敬明,在黑红之间反复磨炼出来的本能。在郭敬明唇枪舌剑的“胜利”中,让人看到的是他的危机。为什么?郭敬明在节目中圈粉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对表演分析得(看似)头头是道。以至于大家怀疑:导师席上说话的,和拍《小时代》的,是同一个郭敬明吗?

点评陈凯歌小组的《破冰行动》时,他指出明道和陈若轩的问题——你们的表演是话剧式的表演。





因为郭敬明说得有道理,没错。但根本没有说到这场表演真正的问题所在啊。虽然是舞台上,可表演的环境相当于一个“胶囊摄影棚”。和拍影视剧的区别只在于“一镜到底”而已。

看到没,陈凯歌永远只说具体而微的细节,从不掉书袋。所以你看,听完郭敬明的道理,演员永远一头雾水,在领悟“上级精神”。




为什么说郭敬明的话术“没啥用”?因为他说的话,是面向传播的。但真正有用的话,是面向创作的。能够让演员获得实际的进步。

郭敬明是导师席上,唯一一个需要通过证明自己来获得底气的人。

虽然自成名以来,一路大开大合的发展路程,不断的身份变化中,一直备受质疑。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耀眼而出的少年天才,到针对青少年市场的畅销书作家。再到开辟出版帝国的精明商人:开办杂志《最小说》、签约大量作者、搞作文竞赛......

四部《小时代》累积票房近18亿,成就了一个国产青春片郭字开头的“小时代”。与此同时,他也在成立影视公司、艺人公司,企图建立起一个他本人“深度绑定”的娱乐帝国。

但随着四部《小时代》的过去,也迎来了真正的“反郭敬明时代”。《爵迹》首映期间,口碑遭滑铁卢。
“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


几乎一边倒的口碑也让《爵迹》票房扑街,最终定格在3.82亿。以《爵迹》超过1.5亿制作成本计算,加上长达十个月的宣发费用,票房要达到五六亿才能够达到盈利点。

褪去页游质感,视效上明显升级,再次定档。后来,一个众所周知的变故。

与此同时,郭敬明的娱乐帝国也在被不少财经媒体唱衰。包括《最小说》,曾经策划发行的几本杂志已经接连变相停刊。回看最初起点,那个曾在几年内,连续霸占中国作家富豪榜头筹的“郭敬明”,早已消失在各种榜单中。


却只能坦然回答:“刚才我演的,是我今年的第一场戏。”送给晚辈那张写着“尽全力”的纸条,也狠狠地刻着他想再次成为男一号的愿望。
却从青春少女的戏路,熬成了娱乐圈家属的title。

这其中,就包括演了《新红楼梦》的于小彤;演了星爷《新喜剧之王》的鄂靖文;《我的少女时代》中的“林真心”宋芸桦;还有“阿娇”钟欣潼......




令他奔跑、奋战的不是冠军的奖赏,而是身后追赶的危机。


观察过所有拍摄现场的陈凯歌,给郭敬明的评价是:“严谨型,事无巨细,在拍摄现场事必躬亲。”

但这也是证明了,郭敬明拼了。先拼到手的,是一个“最佳辩手”的称号。然而,从掌握大把资源、在市场上风生水起的文化操手,摇身一变成为奇葩说辩手……这于他的事业发展而言,真的是一种胜利吗?

一套套学习委员式的影视术语串烧,可以唬住路人;一句句码得整齐的金句,可以博得好感。





点击在看,你也会红!↓↓↓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