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被《夺冠》燃哭,中国女排值得!

态度 作者:河马电影 2020-09-28 20:01:00




当下最热门的电影,非《夺冠》莫属。

在聊它之前,河马哥想先聊聊这部电影经历了什么。

删减。

因为体育圈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电影对现实的改编,某人物原型曾直接要求“请删掉我的所有镜头”。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预告片中的许多镜头都在正片中消失了。


改名。

原名《中国女排》,相当大气。

改名后的《夺冠》虽然也点题,但不像原名那样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延期。

受疫情影响,从大年初一改档到了现在。


迟到了八个月后,终于等到了它。

因为删减风波,河马哥的期待值其实并不高。

但真正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河马哥想说一句:

《夺冠》好看!

对中国人来说,“中国女排”是一个象征。

女排五连冠,是一代人最骄傲的记忆。

想要把“中国女排”搬上荧屏,陈可辛的野心实在不小。

女排40年,任何一个时期都是不容忽视的存在,于是,陈可辛选取了三个时间节点来记录。


我们常说,女排精神。

但是,女排精神究竟是什么?

顽强战斗,勇敢拼搏。

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的现在,中国女排40年,每一步都身体力行的践行着什么是顽强战斗,勇敢拼搏。


1981年,女排世界杯。

这个时候的中国,百废待兴,中国人急需要一件事情在国际上证明自己。

年轻的陈忠和(彭昱畅饰)被调到福建漳州,国家女排的队伍。

打开简陋的体育场大门,扑面而来的是女排姑娘们热火朝天的训练画面。

角落里,年轻的郎平(白浪饰)正在负重训练。


训练很苦。

在别国拿着高科技研究运动员的时候,我们没有这样的技术。

如何追赶差距?

老教练(吴刚饰)下令把拦网再上升15厘米,以人力对抗科技。


姑娘们是在拿命拼搏。

每个人都憋着一口气,为国争光。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他们被寄予了太多的期待。 

那一年,中国女排拿下来世界杯冠军,开启了五连冠的历史。


2008年,北京奥运会。

这场比赛,相信所有人都还有记忆。

这是场特殊的比赛,中国女排在主场对阵美国女排,而美国女排的教练正是中国女排的前队员郎平。

此时的中国女排已经是国家荣誉的象征,而中美对阵也从来不仅仅是体育赛事那么简单。


这场比赛,中国女排输了。

郎平带领美国女排赢了,在赛后被场上观众指着鼻子骂。

她赢了,但她也哭了。

中国女排在2008年后陷入低谷,几近沉寂。


2016年里约奥运会。

在此之前的2013年,郎平重新挂帅中国女排。

所有人都把她的到来视为女排的希望,但在2016年之前,女排仍旧频频失利。

里约奥运会对郎平,对女排都至关重要。


成败在此一举。

1/4决赛中,中国女排对战巴西,几乎没人看好中国女排。

一方面,巴西女排太强了,而这时的中国女排早已经不是五连冠时期的女排了。

另一方面,巴西主场作战,现场声浪滔天,而频频失利的中国女排,气势上弱了一截儿。


出乎所有人意料,中国女排赢了。

打败巴西,拿到决赛的最后一张入场券。

然后越战越勇,时隔12周年再次斩获奥运奖杯。

中国女排重获新生,再次扬名全世界。


默默无闻时一鸣惊人。

跌落低谷时重获新生。

对待科技、对待偏见、对待逆境,顽强战斗,勇敢拼搏。

纵使平常不看排球,但在大荧幕上看着比赛现场,比分一点点拉近,最后时刻的绝地反击。

热血燃烧,用尽全身力气去拼搏。

谁能不为之所动呢?


这样一个题材,其实很容易拍的太正,太严肃,太说教。

但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整部电影都充斥着“情”:

女排队员对排球的感情。

女排队友们之间的感情。

女排之于国家,国民之于女排的感情。


两个重要角色,郎平和陈忠和。

在父母那一辈,郎平是毋庸置疑的大明星,“铁榔头”的外号无人不知。

相比之下,陈忠和是更为内敛的英雄。

郎平锋芒毕露,陈忠和则是隐在幕后,更接地气。


80年代,两个人相识于微时;

2008年,对峙于赛场;

2013年之后,台前幕后,携手完成心愿。

他们是电影里的主角,但放在整个女排故事里,他们更像是提供了一个视角,去经历,去见证,去叙说。


巩俐饰演的郎平,没得说。

从气质到神态,几乎是对郎平复制粘贴式演绎。

黄渤饰演的陈忠和,外表不像,但胜在接地气的那股神韵。

比较让我惊艳的是彭昱畅,他饰演青春时期的陈忠和,从懵懂接触女排到下定决心和女排共成长,演的挺不错。


许多人看过电影,应该都会惊讶,怎么青春时期的郎平和现实生活中的郎平那么像啊。

事实上,因为青春时期郎平的饰演者白浪就是郎平的女儿啊。

女儿出演年轻时候的妈妈,外形上自然相像。

让人没想到的是,演技也不错,那种阳光倔强的劲儿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在剧中看到她们:

朱婷、惠若琪、张常宁、袁心玥、徐云丽、丁霞、林莉、刘晓彤、颜妮、龚翔宇……

当看到她们出现在大荧幕上,当她们的名字在片中被一一叫起时,河马哥当即就热血沸腾。

电影和现实的界限好像被模糊了,特别让人感慨。


不过,细心的观众应该也已经发现,片中的好多角色没有名字。

80年代指导女排的老教练,看到最后也不知道他叫什么。

80年代的女排运动员都没有出现名字,即便是有着不少戏份的刘敏涛。

出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名字被尽可能的淡化。

即便是陈忠和,名字也几乎没有被正面提及过,这还挺让人遗憾的。


中国女排40年。

是夺冠之路。

是国人情感。

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40年。

让河马哥欣喜的是,陈可辛没有将故事停留在热血燃烧的层面,还尖锐的映射了社会变迁的40年。


80年代,女排获胜。

不管农村还是城市,所有人都跑到大街上庆祝。

那个年代,人民集体荣誉感特别强。

“女排赢了”感召了整整一代人。


但是到了21世纪的现在,没有人会再因为一场赛事的胜利而欢呼雀跃,体育明星所带来的精神力量也逐渐减退。

这不禁让人思考:

人们还需要女排吗?



80年代的老女排队员们,浑身是伤,憋着一口气为国争光。

一场赛事的胜利对国人来说意味着太多。

被问到举国上下为什么会把输赢看得那么重要的时候,郎平有句话说得好: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内心还不够强大,我们不自信,太需要一个胜利了。”

正因此,中国女排成了一代人的国民记忆。

同样因为如此,日新月异的中国已经早已经不再需要靠一场体育赛事的输赢来证明自己。


18岁进国家队训练,现如今的郎平,脖子以下全是伤。

几乎每一位国家运动员,身上都带着伤。

荣誉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和难以承受的伤痛。

而当付出和现实生活中的所得难以成正比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现在的女排,还用得着拼了命去夺冠吗?


2013年,郎平挂帅出征。

外界给她寄予了多少厚望,她所承受的压力就有多少。

片中,她坐在会议中心,面对着专家领导们的质疑:

咱们从没招过这么多运动员?咱们请老外进体育队?这得花多少经费?

陈可辛还是狠辣,将陈旧的体制和急需变革的体育模式的冲突展现的淋漓尽致。


郎平一意孤行。

担任总教练的她和80年代的训练模式有着明显不同。

她一遍遍去问队员们,“爱不爱排球?”“因为什么打球?”

她鼓励姑娘们享受生活,去谈恋爱。

这都是80年代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片中,郎平问过朱婷三次,为了什么打球。

这位农村出身,想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姑娘,每次回答都不同。

第一次,她回答:为我爸妈!

第二次,她回答:为了成为你!

最后一次,郎平告诉她:你不需要成为谁,你只需要成为你自己!


三次回答,自我一点点觉醒。

曾经的国人,集体大于个人。

现在的中国,更注重个人发展。

不需要为了谁争口气,单单喜欢这项运动,单单为了自己而去夺冠,这才是体育的意义。

看她们经历伤痛、挫败,不被看好也要拼到最后一刻时候,河马哥由衷觉得感动。

可能每个人心里都需要有这么一团火,让你为热爱的事物去燃烧一次。

何时何地,女排精神都让人敬佩,都值得学习。


享受体育,自我发展。

郎平对她们的期望是,不仅仅是优秀的运动员,更是优秀的人。

从技术落后到科技进步,从靠体育争口气到开始享受体育本身,这是中国社会变迁的40年。

至于国家荣誉感,难道真的随着时代而减少了吗?

河马哥觉得,没有。



影片中,女排顽强拼搏,绝地反击夺得冠军后,河马哥听到了身边不少女生的啜泣声。

当五星红旗升起,国歌响起的时候,河马哥甚至听到有人小声的跟着唱起了国歌。

这种感受,特别棒。

这是一部适合带着父母,带着小孩一起走进电影院的电影。

带父辈重温年轻时的女排记忆,带小孩感受最为热血的精神教育。

虽然有种种遗憾,但《夺冠》仍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7+3在什么情况下等于8?

当国庆节遇到中秋节的时候


“双击”下方,每天好片不断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