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幕后 | 成为“谋女郎”那一刻,她哭了

态度 作者:360娱乐 2020-11-23 18:41:59
张艺谋执导,张译、刘浩存、范伟主演的电影《一秒钟》即将于11月27日“如约归来”,这是张艺谋献给电影的一封情书。


《一秒钟》全球独家纪录片《〈一秒钟〉纪录片:关于热爱,不是一秒钟,而是一辈子》全集已独家上线欢喜首映APP热播,带领我们领略这封“情书”诞生的过程以及张艺谋的光影情怀。
《一秒钟》纪录片预告


一生热爱


“我永远也忘不了小时候看电影时的某种场景,那种难言的兴奋和快乐就像一场梦。”对于每一个热爱电影的人来说,应该都曾体会过张艺谋所说的这种“难言的兴奋和快乐”。


为此张艺谋一直心心念念着拍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他找来著名编剧邹静之一同打磨剧本,纪录片中张艺谋向邹静之讲述自己心中的故事时,眼睛里都带着光,那份如同孩童般的兴奋特别令人动容。


在纪录片中很少能见到张艺谋显露疲态,他永远是精力充沛,活力四射。连张译都感叹想试试“能不能跟一个68岁的人拼”。只有一个人在做自己一生所热爱的事时才会有这样状态,也正是因为热爱所以不辞艰辛,愿意为之连续工作20个小时,也甘之若饴。




光影情怀



对于张艺谋来说,有关光影的记忆总是离不开胶片。所以他说“胶片哗啦啦转动的声音带出一种久违的味道和情感,让人感动”。如今胶片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一秒钟》对于张艺谋来说是对那个时代的致敬。


为了还原那个时代,他要求道具拿真的,所有细节都要完美无误。张艺谋甚至拿出了自己1982年在《白杨树下》担任副摄影时做的胶片报告,给道具组做参考。那整齐排列的胶片,工整的字迹,无不诉说着张艺谋对电影的敬畏与热爱


胶片对于90后与00后的年轻人来说或许很陌生,然而张艺谋所要纪念的并不是胶片本身,而是那些与胶片有关的光影记忆,这份记忆对于90后来说也许是在DVD光碟上,但只要你热爱电影,这份光影情怀在任何时代的人身上都是相通的


合力造梦


30年前的一个夏天,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给10岁的张译留下了一辈子的记忆,给了他那些“做梦的日子”。


电影被誉为“造梦”的艺术,如今30年前在电影中“做梦”的人,成为了“梦”中的人。也许是深知这个“梦”对于“做梦”的人的意义,在“造梦”的过程中张译丝毫不敢懈怠。


为了塑造好张九声这个外形瘦弱,心如磐石的逃犯角色,张译减重二十斤。为了更好地体现角色因穿越荒漠极度缺水的状态,张译即便在休息时间也依旧选择在42度的沙漠中暴晒。


不光是张译,为了把这个“梦”造好,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因为在沙漠拍摄,有了脚印的场景便不能再用,剧组便在沙漠中每拍一个镜头就扛着沉重的设备搬一次“家”。


新“谋女郎”


这个梦最后一块拼图当然还是一位新的“谋女郎”。然而寻找女主角的过程却并不容易。


从2016年开始,电影《一秒钟》就开启在全国各大艺校寻找女主角之旅,前来面试的人超过3000。年底,刘浩存作为最终的十位候选人之一,进入筹备组开始表演培训。


刻苦训练,历经寒暑,直到2018年5月,张艺谋终于选定刘浩存为《一秒钟》电影女主角。从3000人中脱颖而出,刘浩存为了这个“梦”潜心准备近三年……


进组的第一天,刘浩存就剪去了自己的长发,彻底成为那个穿行于沙漠中的刘闺女


作为一个没有电影表演经历的新人,她的第一句台词,第一次动作戏,第一场哭戏,每一次在沙漠中的奔跑,都是一次巨大挑战。


然而在张艺谋的指导之下,刘浩存却完美地从一个甜美的少女变身在尘土中摸爬滚打的假小子。


张艺谋说:“拍电影是个精益求精的过程,要投入,要全力以赴,没有捷径,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一群热爱电影的人,拍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献给所有爱电影的人,怎敢不全力以赴?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