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知道什么叫“养号”吗?
【本文值班主任:瘦瘦蛙】
王一博的粉丝在豆瓣被一位图书编辑点名开火了。
这位编辑在昨天发表了一篇长文,大概是说他负责的《记忆记忆》这本书,一本二三十万字的俄语小说,在短短几天内被王一博粉丝以“养号”的目的不断标记评论。书是11月11号才有的现货,但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有了上百条“读过”,且短评里不是复制高赞内容的,就是发一些莫名其妙句子心得的,甚至到了周日,长评也能多出五个,内容同样是复制粘贴。
可能有人不知道什么叫养号,其实很简单,豆瓣虽然是个极其开放的平台,只要你有个ID就能给任何作品打分,但也不是所有人的打分都会被算作有效。这是豆瓣反水军刷分的一个机制,2015年阿北(豆瓣创始人)发过一篇文章叫《豆瓣电影评分八问》,其中就提到他们当年的原则是“所有能判断属于非正常评分的一概不算”。
当然具体怎么判断这个“非正常”很复杂,但至少不能被认定成僵尸号是肯定的,于是就诞生了“养号”这个概念。随手一搜今年九月还有人在教如何养号:除了要保证日活,还要短评几部自己看过的电影(或者其他作品)。
(这人说的也不完全对,比如第一段的机制就是错的)
需要养号的大多是粉丝,通常他们手里会同时拥有几个或者十几个ID不等,作用主要有这么几个:一来他们号多,就可以给自家偶像的作品多点在看或者看过,数据漂亮了才方便吹实绩;二来号多力量大,一个人的评分不能改变什么,但如果粉圈人手三个号,号号打五星,那多少还是能拉高一些平均分的,个别时候也能用于给“对家”打低分;三来互相点赞,在豆瓣不管是小组回复还是短评,只要点赞数量排前几的内容就能被置顶,粉丝只要抱团点赞是可以形成控评的效果的。总之核心思想还是饭圈那套。
说回编辑和王一博粉丝,编辑也不是信口开河把锅往ibo脑袋上扣,首先王一博超话里最近确实有不少人在养号。
其次编辑在文章里放了个Excel表,里边是他统计的《记忆记忆》11月22日新增短评。就放出来的部分名单看,短评里90%以上的人都标注过想看《冰与火》、《风起洛阳》和《有翡》这三部王一博主演但还没播的电视剧,而且这些人里也有不少是同时看过《陈情令》、《陪你到世界之巅》、《我的奇怪朋友》或者听过《无感》的,这些也都是王一博的作品。
只能说除非这个俄国作家和王一博有着十生十世的缘分,要不然受众重叠率真的很难这么高。
至于为什么是《记忆记忆》惨遭毒手,因为《记忆记忆》正好是豆瓣手机页面新书推荐第一个,顺手而已。
此事一出不少王一博的粉丝都来组团道歉、承认错误,同时积极表态今后将严格管理。
编辑在后来的动态中也表示相信道歉粉丝的诚意,但问题是这个烂摊子解决了,下一个烂摊子就会没有了吗?
毕竟除了真诚道歉的粉丝,还有小部分粉丝的声音是阴阳怪气死不承认,“为什么编剧(辑)对王一博的剧了如指掌?”、“为什么编辑要替作者看评价”、“凭什么鉴粉籍”、“编辑的长篇大论太过单调空洞太过指向性偏激没有客观性太过主观不立体”,一句话:编辑小题大做挑事儿扣锅。
确实200多个评价可能看起来并不多,而且粉丝给《记忆记忆》打的也都是四到五星,不存在恶意刷低分的情况,但起码的尊重呢?编辑自己都说,“你们的偶像有血有肉,一本书后面难道就全是死人?”
豆瓣养号的情况不是一天两天了,稍微有点流量的偶像几乎都有粉丝在养号,其中可着小众作品肆意妄为的也并不在少数。只不过这次正巧赶上《记忆记忆》的编辑在豆瓣且咽不下这口气,这才把事情挑到了明面上。
有的王一博粉丝解释说,他们之所以养号,是因为有人在给王一博的剧打一星,剧从7.6跌到了7.5,大家这才来豆瓣。
这事倒是真的,22号凌晨王一博的三部剧都上了实时热门书影音,但均为待播,按理说不应该成为热门。
粉丝坐不住了涌来豆瓣稳定局势挽回口碑,于是现在《陪你到世界之巅》和《我的奇怪朋友》也成了近期热门,点进去评分虽然都不算低但一到五星打得相当平均,讨论区内容全是粉丝没营养的碎碎念。
《冰与火》连定档都没定呢就短评15000,剧评300了。
可见偶像有血有肉,但有的粉丝可能觉得数据才是偶像的血肉。一个下降了0.1的评分造成一场闹剧,粉丝行为王一博买单,也不知道这代价到底值不值。
其实一直都有人说豆瓣的评价机制有问题,因为它都不判断用户是否真的看了作品就可以随意打分,但这大概不是豆瓣的问题,是没看却莫名其妙要去打分的人的问题。
阿北在《豆瓣电影评分八问》说过“豆瓣电影评分的主旨和原则,是’尽力还原普通观影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平均看法’。它并不是专家、影视从业人员或者资深人士对电影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会被豆瓣算在“普通观影大众”之内,而普通观影大众可能包括你、你的亲戚、你的小学同学、早晨卖你油条的那个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个人。”
真说豆瓣的评分存不存在虚高虚低或者水军刷分的情况,那一定是有的,但相对来讲这上面的评分也始终具有参考性,就算有水分也几乎只在一分之内浮动,至少你总能在短评或者长评里找到一些人说真心话,做真诚的评价。
现在粉丝把豆瓣评分当成角斗场,你来我往乱碰互踩,好像哪个明星的高分作品多谁的粉丝就赢了。但这种分又能代表什么呢,把豆瓣当成微博玩,只听自己想听的,只看自己想看的,大众评审团变成粉丝battle团,那豆瓣评分才是真的没意义了,到时候可别怪成绩单上贴不出一个“不水”的成绩。
豆瓣从小众走向大众,它早就不再是某个群体的标签,有人说这样好也有人说不好,但不管怎么样,别往饭圈走就好。当然这个饭圈并不特指某位明星的饭圈,也不特指娱乐圈的饭圈,毕竟任何群体都有陷入饭圈思维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推荐阅读
十一月,官方指定“国产剧观众受难月”
选秀的“皇”到底能有多膈应人?
舒服是有钱人的,尊严留给我们普通人
- 冷眼娱乐-
人形文娱传讯机
热爱思考的娱乐界Ph.D
点击阅读原文可看全部内容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拉美之行的六个瞬间 7987581
- 2 外交部回应“要求中日双方面免签” 7901425
- 3 私家车撞上军用装甲车 现场曝光 7863074
- 4 “链”味十足 向“新”前行 7786175
- 5 39岁失业后在菜市场重启人生 7650887
- 6 女子发现家门锁上被贴了“磁铁” 7576976
- 7 马斯克:现在还有傻子生产F-35呢 7498111
- 8 网友调侃黄子韬颜值被卡在了海关 7374590
- 9 女子杀害家暴丈夫获子女和公婆谅解 7246095
- 10 一架波音货机坠毁砸中民宅 715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