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内地,不管什么综艺节目,想要长寿永久地办下去,少不了的就是改革。而有的节目越改越乱,最后背负着观众的骂声草草收场。早在去年中旬时,湖南卫视就宣布《我是歌手》正式停办,这个曾经创造了收视奇迹的综艺节目还是没能挺过7年之痒。而如今,另一档曾经带着无数国民笑声的综艺节目也迎来了它的七个年头。之前给大家推荐电影的时候,很多人总是会留言,说自己工作累了一天,最想看的还是一些轻松的喜剧。这个心情小妹十分理解,每天打开豆瓣上琳琅满目的影单,喜剧永远是首选。2015年的时候,国产喜剧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年度票房前5里面有3部都是喜剧,其中以周星驰的《美人鱼》最为亮眼。基于市场对于喜剧的强大需求,那一年的4月,东方卫视推出了一档喜剧竞赛真人秀。该节目邀请了各路民间喜剧人才,包括沈腾、贾玲、宋小宝、小沈阳、甚至吴君如、乔杉。第一季真的是能用神仙打架来形容,虽然大家都已经功成名就,但还是拿出了最好的状态,用真正的喜剧细胞来唤起观众发自内心的笑声。其实喜剧的表现形式非常广的,可以通过形体、语言、舞台设计。相声是喜剧,小品是喜剧,而欢乐喜剧人并没有设限,也就意味着喜剧人可以尽情发挥,畅所欲言。有了第一季的成功,第二季如约而至,德云社的相声演员开始加码,最终岳云鹏获冠军。其他台也看上了喜剧这个招牌,马上推出了同类型的节目,像是《笑傲江湖》《喜剧总动员》等等。观众调台的时候会发现,好像演来演去就是这么点人,无非是从这个节目去到那个节目。就像老郭说的,喜剧类的节目,关键还在演喜剧的那个人。当大腕相继退出节目后,观赏性就大打折扣,偶有几个出彩的,但挡不住整体水准的下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剧突然集中火力转向了煽情。每个结尾都要哭一场,演员带动观众哭,仿佛谁的节目哭声最多谁就拿冠军一样。前两天有个热搜,小沈阳回应说自己为啥不演小品了,他直接说因为没包袱了。现在的小品都是“喜头悲尾”的样板戏,他不喜欢,也不想演,所以就干脆放弃了。看看现在上映的喜剧电影,哪个不得在高潮的时候煽个情,写个作文最后还得升华一下呢。煽情就煽情呗,最起码前面还能笑笑,可万万没想到,《欢乐喜剧人》第七季连笑都不让笑了!可能节目组也知道很难重现往日的辉煌了,于是大手一挥直接把赛制给改了。节目一开始,老郭就语重心长地跟观众交心,说他觉得《欢乐喜剧人》应该到第六季就结束的,毕竟天下的事情没有十全十美。老郭就这么感慨了一下,然后六个选手上场,小妹一瞅,这不是张大大吗?不光有张大大,还有前女团成员李艺彤、脱口秀选手李雪琴、相声演员秦霄贤、抖音网红等等吧。大家寒暄了几句,就去了沈阳的刘老根大舞台,刚下车呼啦从里面冲出来一帮东北姑娘将他们团团围住。不一会宋小宝出场迎接了这6个人,忙不迭介绍起了刘老根大舞台的历史,然后顺便提了一下六个选手的比赛规则。一个晚上的时间,选手要找到认为比较合适的搭档,第二天排练,晚上当着台下的观众,表演。《欢乐喜剧人》之前请的都是已经有知名度的喜剧演员,结果大家都看疲了。所以节目组决心换换口味,请那些新生代的、有喜剧因子但还没大红大紫的演员。让他们去各地学习喜剧,积累了经验之后,再回到台上PK。李雪琴靠着短视频爆红,目前是个脱口秀演员,光靠说却没有表演。本以为会跟那个舞台很难融合,谁能想到她的几个段子竟然成了“全场最佳”。秦霄贤穿着长袍要说相声,结果跟搭档在台上玩起了杂耍。两个人斗嘴,斗着斗着就开始叠桌子,要比谁敢从桌子的高处跳下去。光说不练假把式,咣当一声,白衣小伙就跳了,然后秦霄贤在高处却开始了蹦迪。搬出李成儒的名言吧,如芒刺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张大大五音不全,但总说自己是师承齐秦、罗大佑,结果一开口就差点把人送走。就这么个梗,从头玩到尾,最后所有人都被带跑偏了,小品也就结束了。关键是,就那几句歌词,张大大还忘词偷偷看了几次小抄。害,之前还嫌弃煽情小品没意思,跟它一比,煽情小品可太有意思了。六个人就在尬和非常尬之间来回摇摆,最后结束了吧,宋小宝说要请大家吃小鸡炖蘑菇。然后念了一下观众对于这几个人表演的反馈,第一期就开始走字幕,结束了。在一窝蜂的差评面前,肯定有人会问为啥要放弃前几季那些有水准的团队呢?其实小妹仔细琢磨了一下,不是节目组放弃了,而且人家可能也不愿意来了。该抛的包袱也都差不多了,与其一直在舞台上回锅,不如拓展一下新的领域,你看人家常远和贾玲都去当导演了。可是作为观众,当我们累了一天想要找一些喜剧放松一下时,却发现真的越来越难笑出声了。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