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演技综艺不能这么搞

态度 作者:吐槽电影院 2021-01-12 22:54:01

当郭敬明被迫道歉、电影提前下映后,他的精神姐妹花于正也遭遇了同款打击。


退出正在录制的综艺《我就是演员3》。


已经录好的片段里,也被删得干干净净。


不和谐音一消失,然后我们就发现:


节目难看,原来不是于正的锅。




啪啪打脸章子怡


几经改名、积压三年的《上阳赋》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


38岁高龄的章子怡出演15岁少女,已经是高危操作了。


宣传却偏偏选了“少女感”这个方向。



急得本尊亲自出来撇清关系。


“别再消费我了!”


“我是很清醒的!”



第三期节目里,金莎、金子涵版《三十而已》被导师们一顿猛批。


郝蕾就对金莎受制于“少女感”的表演困局,做了非常不客气的评价。


“到了什么年纪就该演什么年纪的戏。”


“四十几岁还演少女,那真正的少女演什么?”



放到现在看,这段话与其说是在敲打金莎。


更像是一支延后射向章子怡的箭。



当盛一伦在节目里袒露自己的职业危机:


一直演霸道总裁剧,但是自己并不喜欢,也无法进步。


章子怡一脸不解:


“不适合你的角色,你为什么要接呢?”


接着,是她例行回忆贵圈往事的环节——


“我的恩师张艺谋曾对我说不要接烂戏......"



实在不用章子怡多说,这个段子早已人尽皆知。


一谈到“演员的神秘感““电影表演和电视剧表演之分”等话题,这个例子从不迟到。


但章子怡偷换了一个概念。


当初老谋子的原话,是让她不要演电视剧,而非“烂戏”。


如今不仅她演了电视剧,张艺谋自己也要拍电视剧。


关键词变一变,避免了当场打自己脸,也能继续唬唬后辈。


节目前身《演员的诞生》,让章子怡的观众缘飙升。


她的“信念感”成了流量们的照妖镜,仿佛一道正义的光。



时至今日,演技综艺如雨后春笋。


但不知道从何时起,好的表演和作品越来越少,diss流量成了这个舞台上最大的看点和唯一的政治正确。


套路看多了,观众也腻了。


章子怡口碑翻车就是从她的“天赋论”“门槛论”开始的。


对盛一伦,她说:


“没有天赋的努力是毫无意义的”。



那场面,就像演技培训班的老师对学员说:


你底子太差,我不想教。


“啪”一下给人关门外面了。


对着金莎和金子涵,她情绪激动地表示:


“演员难道是一个最低级的职业吗?所有人都要到这来分一杯羹。”



同样经历过彷徨无措的前浪,功成名就之后,却对后浪说:


别浪费时间了,你不适合这一行。


要知道当年的章子怡,相比于天赋,大众记住的都是她搏命程度的努力啊。


怎么到别人这,就一言不合劝人放弃呢?



急于展示自己的敬业精神,维护演员这个职业的神圣感。


但是对来这个舞台的底部演员缺乏基本的同理心。


章子怡一不小心就暴露了过剩的情绪,还有既得利益者的何不食肉糜



迷惑发言郝蕾


当郝蕾说出那句“我都胖成这样了还能自信地坐在这里,因为我的演技谁都拿不走”,值得所有人一个solute。



在如今连男演员都减肥到变态瘦的大环境里,郝蕾的这股自信,是对演艺圈身材焦虑的正确示范。


你看她在《听见她说》里,身材微胖,艳俗打扮。


饰演一个被长期家暴、没有文化的中年丧偶女人。


但是精湛的演技,仍旧让她散发出迷人的风情。



从点评环节就能看得出来,郝蕾比章子怡更懂理论,也更抓得住要害。


王霏霏第一次演戏,在剧本里加入了自己的情感经历,显得特别动人。


郝蕾让她记住这种真实感受,然后用到以后的表演里。


“情绪记忆”的专业词汇信口拈来。



张檬出演郝蕾少女时期的作品《少年天子》。


章子怡和于正批评她表演套路化,郝蕾则从角色来分析问题。


“我不相信你们是贵族。”


不论皇后还是太后,她们从小就就接受礼教仪态的训练,不可能大喊大叫、分寸大乱。


“耳环的作用不仅仅是美观,它还在限制你的行为。”


演员以为情感爆发就是演技,却忘了角色本身的人物属性。


郝蕾的这段分析,颇有洞察和见地。



当章子怡抛出天赋论,郝蕾驳了回去:


我觉得不是谁生下来就会演戏的。


并且称自己不是一个特别有天赋的演员,全靠后天学习。



她用自身经历劝慰盛一伦无法转型大银幕的担忧:


“我是拍烂戏长大的。”


只要肯努力,从烂俗电视剧演到娄烨电影,完全是可能的。


她那句羡慕章子怡的话,暗戳戳地也在提醒对方:


你的成功不全然是天赋,还有运气



毕竟全国有多少个谋女郎呢?


又有几个人遇上了大导们创作力顶峰的大时代。


在烂戏里摸爬滚打,才是绝大部分演员的真实生存状况。


自信、敢说;有干货、有作品。


郝蕾本是最符合观众对演技综艺评委的期待的人选之一。


但是随着节目推进,郝蕾却像被下了降头一样,时不时蹦出迷惑发言。


上一期节目还在跟章子怡的天赋论battle,下一期却又180度转弯,重申演员天赋的重要性。


这自相矛盾的观点,让人感到凌乱。



“我胖但是不妨碍我有演技”的郝蕾式自信,让人追捧没多久。


马上又发表了言惊四座的审美观:


男孩像个男孩,阳光、阳刚;


女孩像个女孩,柔软、柔美。



这句话当场就把中性性格的谢可寅给整笑了。


比那些批判“娘炮”、揶揄“女汉子”的言论并高不到哪里去。


谁能想到,演绎了那么多复杂人物的文艺女神,会是主流审美的卫道士呢?


由此引来了一堆影迷吐槽:娄烨的电影白拍了。


还好她在演技上的专业水准和虔诚态度,为她兜住了底。




爹味教学李成儒


在《演员请就位2》里,尚能贡献“不要用廉价的笔触引起广泛的共鸣”此等金句。


来到《我就是演员3》,没了小四和凯歌的联合夹击,李成儒彻底放飞了。


扫翻一片腰杆不硬的后生晚辈。


受教者一号是盛一伦


当他为自己在舞台上落泪辩护,真没想以此博眼球。


李成儒拍案而起,趁机发功:


那你记住这次哭,你牢牢记住这次哭,以后拍戏你就哭了!


一声“懂吗”,留下振聋发聩的尾音。




这举手投足,这情绪推进。


不知道的还以为哪位老父亲要打醒对面这个不肖子。


受教者二号是李梦


戏演得好好的,张纪中突然带头发难:


听说你以前被剧组换角了,还不止一次。


李成儒揩揩鼻子,问:换的就是你啊?



两位业界老前辈你一言我一语,开起了批斗大会。


李梦声泪俱下地道歉认错,向所有人90度鞠躬。


李成儒听了心满意足,“欸~”地一生,鼓掌认可。


一副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的原谅姿态。



受教者三号是许君聪


当他表达对《西游降魔》和自己表演这版的改编无以复加的喜爱时。


他面前这位86版《西游记》的五年剧务人员不高兴了。


“希望你提高眼界,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


“不要总盯在墙角、墙裙子,往高看一看,明白吗?”


还顺带diss了一下无厘头表演。



许君聪反驳,“我不觉得周星驰是墙角。”


李成儒打哈哈,“我没说他。”


然后对坚持己见的许君聪“一招毙命”:


说太多,年轻人你不虚心啊。



受教者四号是孙坚


选《鬓边不是海棠红》,这不撞上梨园子弟老李头的枪口了吗?


只见老李头巴巴一顿嫌弃,自己咿咿呀呀地示范了一段。


水平暂且不表,关键就是自信。


末了还要劝青年演员“弃暗投明”,多学京剧。


男团那种东西,有啥技术含量啊是不是。



不管是“懂吗”“明白吗”的全场景运用,还是老资格的倨傲态度和观念灌输。


这爹味,呛到我了。



幸好还有张颂文


当其他人高高在上地批判现在的演员业务不精、风气不正。


只有张颂文抓住了要害:


所以我们要改变美学、改变观念


这,正是他们一群人坐在这里的意义。



李汶翰的韦小宝演得不着四六,临场加试又无从下手。


张颂文于是上台亲自示范——试戏失败后与家人视频。


叠衣服、系鞋带、频频回望的动作细节,加强了临场真实感。


随口发挥的台词,没有一定生活经验根本想象不出来。


尤其是那个蹲身抹泪起身又强装镇定的设计,将整出戏的情感推向了顶点。


一顿操作,让后生晚辈看到真正的表演是啥样的。



台上众人,只有张颂文永远都在唱白脸。


不管演员演得多差,他第一反应都是先鼓励和安慰,然后再给出自己的建议


并且建议都是可行性高的。


章子怡只让盛一伦不要接烂戏,张颂文会让他别在乎戏份多少,碰见喜欢的剧本也可以演小配角。


张颂文一眼就看出小沈阳不会削梨,建议他换成洗梨等动作,掩藏自己与张东升这个家庭煮夫不符的特性。



对差生,骂比教容易;


对问题学生,按头认错比出手相助容易。


李梦耍大牌的旧闻影响到了自身风评,张颂文依旧愿意为她解释争取外界谅解。


不仅如此,从一位制片人的口中我们才知道,他曾在背后默默为李梦争取出演机会。



而且他还是难得愿为女性发声的男性导师。


凭《我们与恶的距离》技惊四座的刘孜,说到自己作为中年女演员争取角色的心酸。


张纪中站着说话不腰疼,用“徐帆”这种个例来代表中年女演员仍有市场


场上女演员的表情耐人寻味,张颂文听不下去,出言打断。


用自己见组的经历来佐证刘孜所言非虚,听得女演员们连连点头



张纪中再度不服,“《三十而已》和《隐秘的角落》都是以中年人为主的吧?”


张颂文温柔反驳:《隐秘的角落》是00后的。


非常有风度地站在女演员这一边。


张颂文难得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把这一切当做综艺表演,而是真的带着使命感


我们感受得到:这个永远眼泛泪花的老好人,真正在用师者的耐心和包容,对待表演这项事业。



如今,越来越多的演技综艺,成为了导师而不是演员的照妖镜。


坐在上席,需要服众的才能,也需要得体的姿态。


表演之外的一些过度表达,往往会让他们露出丑和拙来。


而只有谦卑和专注的人,才会经得住观众检验。


推 荐  阅 读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

签约账号【吐槽电影院】原创内容

“在看”,要干货不要作妖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