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韩剧,请你不要到处偷偷!

态度 作者:扒姐来了 2021-01-27 01:06:10
文章转自:当时我就震惊了
ID:zhenjing2012


最近的韩国网友可真是太忙了。

 

前几天李子柒发布的泡菜视频,各种韩国网友留言大吼“泡菜是韩国的”的事情还没完,评论已飙升至25W+。



因为过度刷屏,一度导致众多国外吃瓜群众的反感。


 

没想到韩国网友还是不死心。


18日,韩国教授徐炯德又出新操作,在《纽约时报》美洲版和国际版刊登了一则宣传“Korea Kimchi”(韩国泡菜)的广告。



称韩国泡菜数千年来一直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饮食和发酵食品,如今更受到全世界各国人的青睐。

 

言下之意,泡菜就是韩国滴,历史老悠久了,顺便还绑架了全世界人民…

 

你要说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倒也说得过去,但扯什么“韩国泡菜”?还数千年来?正视自己国家的面貌就那么难吗?



韩国网友这边赌上泡菜的尊严刷屏“泡菜是韩国的”,另一边在最近大火的《哲仁皇后》里又高潮上了。

 

先来交代下这部剧的背景,和《太子妃升职记》的剧情如出一辙:现代男子魂穿古代皇后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片方称买了小说版权,不过,原剧情设定在架空时代,而《哲仁皇后》直接选择了真实历史人物和背景。


 

因为原版剧集的高人气在前,所以对这部《哲仁皇后》,许多人还是抱有期待的。

 

可等到这部剧真的开播了,不得不承认,和最近的“泡菜之争”相比,韩剧在彰显自己“历史地位”上的惯用套路是一个不少。

 

剧情一开始,就直接夹带私货,从中方大使吐槽到了秦始皇。


 

而其中,中方大使还吃到了鱼钩,表现是这样的↓


 

到底是在内涵些什么,生怕大家看不懂,接下来的迷惑操作,随着剧情的播出更是逐渐攀升。

 

有观众发现,《哲仁皇后》的抄袭现象非常严重,从服装,到造型,再到建筑风格,都不太对劲。

 

比如韩国古代的轿子应该是这种,小小的,方方的↓


 

而在这部剧中,变成了这种 ↓


△我国清代轿子


再看以往韩剧中比较贴近历史的布景。



不说大相径庭吧,可以说是没有一点一样的。


  

女主衣服上的盘扣,背后的圆窗…这几乎都照搬于我国古代。



另外,剧中几乎所有贵妇演员的古装都是大把大把织金裙,而网友查证后发现,李氏朝鲜没有织金技术。


以前的韩剧没有出现过大片的织金裙,连朝鲜皇后穿礼服拍照,裙子上都没有织金。



如今的服装造型,看起来更像是将织金马面的图案套到剧中的服装上。



不仅如此,与历史不符也是令广大网友比较气愤的一个点。

 

在历史上,朝鲜直至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前仍是中国的藩属国。


而这部剧,以真实历史为背景,其中的哲宗却僭越穿了中国皇帝的五爪龙袍。



还用了中国皇帝的十二旒冕冠,王和王后的衣服上甚至还绣了龙和凤,完全不合理。


 

总之,从剧情,到服化道,再到历史问题的考究,这部剧堪称5分钟一个槽点,10分钟一个漏洞。



一时间,网络上对《哲仁皇后》吐槽不断,这还不算啥,有列文虎克宝藏博主还发现了华点——


别叫什么《哲仁皇后》,叫《淘宝皇后》算了。


这部剧不但歪曲史实,甚至连其中的各种道具似乎都是某宝批发的。


 

复制粘贴般的发饰。



发簪。



一毛一样的茶杯。



两边的灯笼相见了怕不是要互称一声兄弟。



管你是不是中国风,在韩剧出现,就是韩风。


 

花瓶自然也要拿过来用啦。



“好消息!好消息!购买哲仁皇后同款明清瓷器瓶,景德镇出品,官窑制造!”



在一部韩国古装剧里,还是各种中国风各种朝代各种颜色无脑叠加,最后偷梁换柱成自己的东西,就很离谱。

 

所以,这部剧播出后也引起了争议。


有人认为剧中许多元素是赤裸裸的抄袭,毕竟近年来,各种韩国古装剧服化道汉化情节越来越严重。



也有人认为,一部电视剧而已,不用太敏感自卑,玻璃心,要有文化自信。


 

看见一些剧情就多想,看见一些自己的元素被借鉴就指责,这难道不是“文化自卑”么?


两方各执己见,一言不和就吵起来了,最后也没讨论出个结果。


 

当然,还有人觉得不必“较真”的一点是,这部剧已经被韩国观众举报了。

 

但事实是:韩国网友举报这部剧,是认为原作者“嫌韩”,以及剧情中王沉迷酒色的形象被美化,讽刺了夜店性侵事件。


以及,轻视了“国宝级的《朝鲜王朝实录》”…


 

更有韩国网友声称:“更动真实历史疯了吗。”

 

疯没疯咱也是不知道,反正是跟抄袭和直接使用中国元素没啥关系。


 

事实上,要搞明白这个所谓的到底是不是我们“文化自卑”的问题,首先要搞明白,这到底是“借鉴”,还是“文化挪用”。

 

所谓借鉴,是在现有基础上融合自己的风格和独特的文化特色,进而创造出全新的东西。

 

而所谓挪用就简单了,别人的东西,我拿来用,用完了还要说这就是我的。


 

再看之前网友们总结的种种迹象,众多元素压根就是直接拿来用的。


就算不说众多某宝基础款,王和王后的龙凤绣袍、王的十二旒冕冠这都是当时的朝鲜没有,也不可能有的。

 

既然没有,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不想以最坏的想法去揣测,但事实是,近些年来,韩国所谓的各路“借鉴”情节实在太多太多了,只服装方面就数都数不过来。


《步步惊心丽》,这造型这服装,说是国产古偶剧走出来的,没有人会质疑吧?


 

古代朝鲜婚礼并没有盖头,而《德鲁纳酒店》《九尾狐传》里,新娘红盖头直接安排了。


 

至于《九尾狐传》,更是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镇魂》《东宫》《结爱》抄了个遍。



这么做是因为喜欢吗?是因为欣赏吗?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真诚而热烈的爱吗?


当然不是。

 

无论是之前的声称明朝服装抄袭韩服,还是最近的“泡菜之争”,还是“韩国申遗端午”“韩国申遗猎鹰”“韩国人称孔子是韩国人”…



就连“狐狸精”都是韩国起源并且独有的(真是足以让天下狐狸精羞愧而死。


 

随意思考一下,答案我想不用说也知道——


别问,问就是谁用了就是谁的,直接偷过去不说,还要不讲武德,还要反咬一口。


 

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这是公认的事实,可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普及远远不够。


年轻人深受影视剧影响,导致在看了韩剧之后直接混淆,甚至不少中国人都被误导。

 

之前的《女医明妃传》被一些人喷像韩国服装就是个例子。



为什么会像呢?因为韩服本就起源于汉服啊!


 

所以,别在扯什么“文化自卑”“多一点宽容”那一套了,指出并抵制别人抄袭,抵制文化挪用,跟自不自信有啥关系?

 

借鉴可以,翻拍也行,尊重每一种不同的文化,向来是我们信奉的基本准则,但摆出一副狂妄自大的嘴脸夹带私货,歪曲历史,搞恶性文化输出那一套就是不行。

 

最后,也希望所有人都能真正的关注到我们的文化宣传和保护,自己家的宝贝,如果自己都不在意,还会有谁来在意呢。


 - END - 

作者:震惊叔 |

信息、图片来源:b站、新浪微、豆瓣、知乎、@jojo我不做了、@agnes |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加波关注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