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马思纯又上热搜,多少年了怎么还在骂?

态度 作者:整点电影 2021-03-13 14:14:16
最近有个新闻。

在热搜上悄无声息地呆了一会儿,就下去了。

#马思纯首谈抑郁症#

马思纯得过抑郁症,已经是吃瓜观众都知道的旧新闻。

她自己之前也在《吐槽大会》上提了一嘴:

“我有病,《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是治愈我的一个节目。”


但在镜头面前,明明白白地将自己拆开来聊。

对目前一亿抑郁症患者中的任何一个,都是挑战。

叔认真地看完了这条视频。

确实是走心局。


第一个问题:你觉着你现在和以往相比,恋爱观上的变化是什么?

马思纯回答:

爱自己更多一些了。有脾气可以发出来了。


那为什么以前有脾气不敢发呢?

因为害怕。

害怕别人。

害怕的理由可以有很多,马思纯自己就列举了好几个维度:

怕别人生气、难过、不喜欢自己。


也怕给别人添麻烦,上高速公路不敢上厕所,怕麻烦司机师傅。

也可能和原生家庭有关:家庭教育从小就说,你要听话,你要懂事。

好像只有在努力到某一个标准之后,你才能获得某种权力:

别人终于可以不对你的生活指手画脚,不再挑刺。


但这可能吗?

理由越多,其实就是找不到理由。都知道世上并没有鬼,但鬼片仍然很可怕。

马思纯在视频中提及:她自己是在确诊之后,才知道自己已经病很久了。


根据时间线,马思纯最早是2020年6月,爆出自己患有抑郁症。

三天胖了八斤,情绪最差时身体会变得僵硬、腿软,连房门都跨不过去。

但也很巧,在2019年底,她接了《2019最美表演》。

饰演一个抑郁症患者。


让抑郁症患者来演抑郁症患者,本来就充满了荒诞意味。

但更具黑色幽默的新闻马上就来了。

这一档综艺播出之后,有大量的批评纷至沓来。

方向也挺集中,骂的就是马思纯。


为什么?

因为她的表演不符合大众对抑郁症的想象。

“我觉得她不像抑郁症患者,所以她肯定是在消费抑郁症,所以我就有权利骂她。”

再回过头来看这部短片。

马思纯最开始,正是抑郁症最常见的症状:

面无表情,宛如一具行尸走肉。

我们都试图把自己伪装成正常人,努力地让自己笑起来。


但哪怕勾一下嘴角,都实在太累了,再怎么想努力地笑一下,嘴角还是不自觉地往下坠。

能看出来,马思纯属于那种自救念头比较强的患者。

她没有躺在床上自暴自弃,选择看医生,养狗,努力地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走出来。

而这种努力与抑郁不断挣扎,更偏个人化的表演,被评价为“精神分裂”“在演神经病”。


哪怕当时已经有人表示:

“抑郁症的表现有很多不同,跟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关。”

但这样的反对意见,还是被淹没在一片骂声中。

在视频的结尾,马思纯也呼吁大家,正视和接受抑郁症:

“抑郁症只是一种病而已,它和其他的病没有任何的区别,包括身边的人也不要把它特殊化,去看医生、吃药是最好的选择。”


抑郁症患者,并非洪水猛兽。

他们需要的照料,和其他患病患者的照料,没有什么天壤之别。

这两年,抑郁症在大众中不断普及。

之前一提到抑郁症,“都是装的”,现在变成了“都是消费。”

本质却没什么区别,都是对患者的特殊化,歧视,和排挤。

表现得越突出,就越容易被群起攻之。

热依扎就是个例子。


她因为《甄嬛传》中的叶澜依一角走红,但此后一直没能接到更好的角色。

出演《长安十二时辰》前后,几次被卷入争论风波。

哪怕演技再过硬,塑造了多个经典角色,只要在大众面前公开“我有抑郁症”。

就立刻成为舆论风暴中最明显的靶子。


表现得突出,就是“抑郁症果然都是神经病。”

表现得不突出,就是“看起来没病,果然又是消费作假。”

哪怕是那些最阳光健康的,表示自己早已痊愈的,也逃离不了指指点点。


李雪琴,够阳光够欢乐了吧?

自打《脱口秀大会》后,火到出圈。

好多人都说只要看到李雪琴,就会莫名地笑起来。


今年年初,李雪琴上了扶贫带货综艺节目《希望的田野》。

因为无法帮当地农民解决资质难的问题,李雪琴一时情绪失控,在房间内落泪。


原本只是事出有因,不值一提。

但拿着显微镜的键盘侠们又来了:

“李雪琴是不是抑郁复发了?感觉情绪不太正常。”

看得叔也是满头问号:


当代医学已经发达到这种地步了吗?

互联网看诊,几个镜头,能看出抑郁症复发?

有这超能力可千万别浪费,建议直接拿下诺贝尔医学奖。


再看看这劈头盖脸的放大镜式窥探。

真不怪,有太多的抑郁症患者不愿意开口。

娱乐圈不乏先例,有太多的公众人物沉默以对。

其他人知晓他们的痛苦时,他们早已放弃与这个世界和解的可能,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内娱有乔任梁、尚于博,香港有陈百强,张国荣。


他们未必对这个世界没有留恋:

2002年,时年29岁的陈宝莲选择自杀之时,她的儿子才刚刚满月。

甚至,会有母亲,选择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离开。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近几年,抑郁症确实已经被更广泛地普及。

大家知道抑郁症是很普遍的:

全球抑郁障碍发病率约为11%,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

但抑郁症的病因,有效的治疗方式,复发的频率。

种种问题,在医学上都还没有得到确切解答,普罗大众,更免不了一头雾水。

但,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爱也可以。

叔相信,对于普通人也一样。

如果你的世界已经黯淡,失去了光彩。

那就把别人身上的光,抓来看看吧。


点“在看”,说说你的看法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