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昨天破天荒引进的R级片被低估了

态度 作者:Sir电影 2021-09-12 03:31:00
尖叫,可能是这周末所有硬核影迷的主旋律。

毕竟……

“那个男人”回来了——


致命感应
Malignant


噱头早早拉满——

国内导演界顶流,“恐怖大师”温子

Sir知道温子仁即将推出新片,也知道将会引起国内影迷一阵狂欢。

可上映前一天的消息,还是让Sir吓到了。

国内有视频平台宣布:

国内将与HBO max于9月10日同步上线。

没错。

国内首次引进北美“R级片”。

北美院线对R级定义:
R级,即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dult guardian。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

虽然没上院线,而是上线视频平台。

但这也是国内对海外恐怖片给出最大的排面。


Sir知道你会问——

没删减吗?

有。

国内平台版:片长1小时47分钟;

HBO版:片长1小时51分钟。

删减4分钟。

Sir第一时间掏钱看了国内平台的版本,也看了北美流媒体版本。

开门见山先说观感——

国内版与HBO版对比,删减内容不影响理解剧情或叙事节奏,但在画面冲击感与风格展现方面,的确有较大落差。

具体删减内容后面会提到。

我们先撸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一名女子曼迪逊(安娜贝拉·沃丽丝 饰)自从怀孕后,与丈夫德里克(杰克·阿贝尔 饰)的关系日益恶化。

在一次家暴冲突中,曼迪逊被丈夫推到墙壁上撞伤了头部。

自此之后,她便时常看到一些离奇的幻象。

更可怕的是,她居然可以在梦境中,亲临一些凶杀案的现场,目睹犯罪全程。

而这一切,原来都与一个围绕在她身边的恶魔——盖博瑞有关。


Ta是谁?

女主的梦境又是什么?

Ta和女主有什么关系?

停,不剧透。

片子一上线,Sir马不停蹄刷完。

直到最后电影的职员表全部结束,迎来黑屏。

那一瞬间,Sir只有一个感觉:

温子仁。

好像,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了?


p.s. 以下内容涉及轻微剧透,不影响观影

温子仁,James Wan。

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对恐怖片的把控与拿捏。

一部好的恐怖片,最基础的就是要讲好故事

正如之前温氏恐怖中最出名的那几部。

都有着极强的原创性、出人意料的反转以及脱离常规的故事架构

例如《死寂》中诡谲的人偶传说;

(前方高能预警)


《招魂》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捉鬼夫妻;


还有《电锯惊魂》中打破常规的惊人反转。


都与传统“一惊一乍”的恐怖片形成鲜明的对比。

温子仁的高明,在于他擅长通过讲故事来给人营造一种“后怕”感。

哪怕走出电影院,还能在回想画面时,感到最深刻的恐惧。

但这一次的《致命感应》,明显有些不一样。

人物设定和反转桥段,都让Sir看出了不少老式恐怖片的影子。

例如电影对“鬼”的设定。

类似情节可追溯到2005年的《恐怖蜡像馆》;以及1982年的《篮子的恶魔》。

甚至,你可以在后来许多大热作品中找到影子。

比如《哈利·波特》《毒液》等。

不能剧透。

但总之,主要设定不算新奇。


让Sir感到意外的还不止这些。

这次,就连温子仁最拿手的恐怖元素穿插,也有一丝诡异的熟悉感。

雪花电视。


开关灯的jump scare。

                
还有“幻想中的朋友”。

                       
和太多恐怖电影中的桥段都有撞型(例如2016年《关灯后》)。

往好了说,这是一种对恐怖/惊悚电影宇宙的致敬。

往差了说,稍显平庸。

所以,最明显的落差——

我们期待中温氏恐怖活泛的新奇与灵性,少了。

好在,《致命》也不算是完全脱离温子仁一贯的风格。

它仍然保留了温子仁的一些特点。

比如熟悉的“温氏光效”。

红色代表危机。

绿色铺垫诡异。


以及对前作中演员的沿用。

△ 《招魂》演员Madison Wolfe

还有温氏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名台词设定。

哪怕电影忘得差不多了,总还能记住这一句。

《电锯惊魂》系列最著名的:

“ I want to play a game.”

或者是《死寂》最招牌的宣传:

“You scream, you die.”

这次在《致命》里,也有。

反派一直在重复的那句台词,也代表TA执念的源头:

“切肿瘤。”

这些台词其实都是对影片主题的强调——

切除肿瘤,意味着世人对“边缘”与“少数”的偏见。


除此之外,温子仁擅长的花样运镜也在《致命》中有所拔高。

古宅,温子仁恐怖片中最凸显的元素。

新片依然能玩出新花样——

狭窄空间追逐,长镜头跟随的紧张感。


再把镜头吊高。

这个画面Sir尤其深刻——

它不仅渲染风格,也在帮助叙事。

俯视女主在房间与房间之间逃窜,时而被楼层遮盖,时而又出现。

古宅的空间,人物的惊慌,同时展现。

以及,你看完结局后才发现:

这是一个反派的主观镜头,隐喻女主始终身处一场“瓮中捉鳖”的游戏。


最终,技巧落在情感。

承袭“招魂宇宙”中最核心的部分:

家庭与救赎。


无论是什么样的鬼魅与灵异,都无法撼动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这也与温子仁的个人背景有关。

父亲的早年离世,使得温子仁的创作不免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对亲情的反馈与对家庭的思考。

但Sir说了。

这一次的温子仁,有点不同。

上映前,温子仁就曾在自己的ins上表过态:

千万别带着看《招魂》的期待去看《致命》


为什么呢?

温导自己也解释了:

在恐怖片的氛围基础上
我想要有一些原创性的、类型多元化的、与之前不同的创作


划重点。

多元与创新

仿佛是怕粉丝与观众对于这样的预示还不够明悉。

就在上映的前一周,温子仁还专门接受了媒体采访。

这一次,直白到底。

我敢说这部电影就是个风格混色盘
它包含了对我影响最深的几类电影风格
像是科幻、科幻惊悚、心理恐怖与怪物
我也从不否认自己是意大利恐怖片的粉丝
像这部电影就包含了铅黄电影独有的美学
就像是兰贝托巴瓦与达里奥·阿金托的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那样
当然这部片也含有大量“肉体恐怖”元素


很明显,温子仁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在小制作成本的恐怖电影领域有所建树。

在执导过《海王》并大获成功之后,他明显有了更大的野心。

而《致命》,只是一个开始。

如果说之前的“招魂宇宙”和《电锯惊魂》系列代表了温子仁在吊诡风格与鬼魂元素上的炉火纯青。

那么《致命》,就是他试水创新的标志。

其中的怪物、精神折射甚至是暗戳戳的超英元素。

都是对“温氏宇宙”更多可能性的研究与探索。

并不是Sir过度解读。

电影在制作时期就已经放声:

这本就是一部基于温子仁2012年出版的漫画改编而成的作品。


那么漫画讲述了什么呢?

一个男人因为寄生在自己身体内的肿瘤获得了超能力,在逐渐解锁了自己早已遗忘的过去之后,开始借助这股力量消除社会黑暗的故事。


《致命》除了把名字从《Malignant Man》变成了《Malignant》;

主角从男变为女;

还添加了许多其他的恐怖元素之外,并没有动摇原本的故事架构。

寄生的怪物还是怪物。

超能力,也依旧存在。


就连类似的场景和台词也有所保留。


而电影本身,也包含了大量暗喻超英走向的镜头。

不要放过细节——

女主经历过四次梦魇。

且每进入一次,她都逐渐变得强大。

从不能动弹到可以大声呼叫,甚至求救。


当然,还有最明显的:

对续集的召唤。


温子仁看来是真的准备,另开一盘局了。

其实,《致命》无论是从剧情还是从画面来看,都算不上是一部顶级的恐怖作品。

但它再次体现温子仁最本质的一重身份:

“迷影信徒”。

新片可以说是大量著名或非著名老电影的“大杂烩”。

许多影迷都提到:

致敬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意大利铅黄电影、好莱坞b级片,以及许多恐怖大拿,史蒂芬·金、约翰·卡朋特……

这也是为什么Sir说删减后观感有落差的原因。

刨去剧本结构、恐怖氛围等技法。

——老式恐怖片那种强调直视血浆、砍杀、怪形等猎奇元素的爽感,大大减弱。

更别说,一些处理过的镜头也将关键信息一笔带过。

△ 警局砍人段落删减最多

如今《致命感应》豆瓣分数7.1。

Sir觉得稍稍偏低(对比第一部《招魂》至今8.0)。

这当然和预期有关——

吓人和灵异程度不足,悬疑属性太强,而且没有鬼。

Sir更在意“沉浸程度”的减弱

无法进入影院观影,减弱一点;

暴力删减,减弱一点;

血腥删减,再减弱一点。

……

说到这里,Sir还是想重提娄烨那段往事。

娄烨曾因《浮城谜事》,乔永照杀人,从十三下改成三下,拒绝在内地公映版署名。


十三下和三下,区别在哪?

外人看,这是残不残忍的区别。

而在娄烨眼里,这从根本动摇了人物杀人的动机与杀人时的状态。

三下,想杀死对方。

十三下,杀了后,还要泄愤,鞭尸。

区别在于——

前者是剧情。

后者是人性。

人性深处,藏着我们真正不敢直视的恐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Prada的南瓜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