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都没听过的冷门片,凭啥吓坏一批人?
随着最近恐怖灵异片又收获了一轮热度,小妹也在盘点各个国家的吓人特色。
像泰国更偏“邪”一些,有经典的降头术和“请小鬼”。
韩国电影则在近年里加入了大量的宗教元素。
欧美那边削弱了一惊一乍的血浆暴力,有了更多的对于种族的反思和平权。
而今天要介绍的这部你一定想不到。
明明是实打实的美国灵异片,却有着咱们中国的元素— —
导演斯科特•德瑞克森。
执导过“漫威宇宙”中的《奇异博士》和在驱魔流派里占有一席之地的《驱魔》。
男主伊桑•霍克更是曾经大众的梦中情人。
他不光出演过高分经典的《死亡诗社》与《少年时代》。
还是“爱在”系列的男主角(《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
试问渴望爱情中的少男少女们谁没有被里面的台词打动过呢?
“爱情像是两个害怕孤独的人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
“人们总是歌颂爱情的无私和付出,可没有比爱情更自私的事了”
“当你年轻时你会认识很多人,但后来才发现能交流的人很少”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了解对方,我觉得我们或许应该看清自己”
时过境迁,当初那个和姑娘能畅谈一整夜爱情的小伙子到了2012年的《险恶》中已经年过四十。
他饰演的是一个名为埃里森的郁郁不得志的作家。
曾经他也辉煌过,出版的《肯塔基之血》成为畅销书。
他本人也成为了知名作家,还受邀去电视访谈。
但高峰过总会有下坡,更何况灵感这东西可遇不可求。
此后的几年里,埃里森出的几本书都遭遇了滑铁卢。
为了重拾以前的荣耀,他做出了一个大多数作家都做过的选择:
带着一家老小搬到了一个发生过命案的宅子。
这也是灵异片中常用的套路了,美曰其名找灵感。
实际上你懂的,主角一家子不出点什么意外都对不起这栋宅子。
当然,埃里森是瞒着妻子和两个孩子的,并没有告诉他们这是凶宅。
实际上妻子也反对他再写小说很久了。
问原因?看小镇的警察对他的态度就能明白。
当年因为他的错误推论导致一起命案的凶手至今逍遥法外,其中这起命案的小女儿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搞得大家人心惶惶。
也正因为如此,多年来妻子和孩子们一直被人嚼舌根。
在搬进住宅整理东西的时候,埃里森在阁楼上发现了一个录像机和几卷录像带。
等到了晚上,埃里森在书房播放了其中的一卷录像带。
而巧的是,录像带的内容正是跟他错误推论的那起凶杀案有关。
在一开始,一家五口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结果到了后面画风突变。
只见四个人被蒙上麻袋脖颈放绳,随着电锯砍断树枝,四人最终被吊起咽气。
这也是这起凶杀案最大的疑点:失踪的那个小女儿到底去哪了?又是谁拍摄的录像?
接着,埃里森又看起了其它几卷录像带的内容。
还记得小妹在开头说“明明是美国灵异片,却有着咱们中国元素”的话吗?
一共有五卷录像带,内容几乎一致。
都是前半段记录这个家庭的日常,后半段是这个家庭的死亡。
唯一的差别是,五个家庭的死法完全不一样。
这也来源于网友的大胆猜测:
五个死法,正好对应了中国道教的金木水火土!
金——刀子割喉
木——被吊死在树上
水——泳池溺死
火——在汽车里被烧死
土——除草机压脸
中国文化果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埃里森从视频里发现了一个鬼面人,又陆续发现了符号与地址。
他拜托小镇上的警察来为其调查。
结果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五个录像带里发生的事件都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实在是疑点重重:
第一,这五起凶杀案的时间跨度超过七十年。
也就是说,这起连环杀人案的幕后真凶肯定不止一人,难道是团伙作案?
第二,这五个家庭失踪的,都是年龄最小的那个孩子。
第三,也是最细思极恐的一点。
每一个受害的家庭,都曾在上一个受害的家庭里住过。
埃里森在刚看录像带时被吓了一身的冷汗,本来警局的电话都打通了,但他又有了犹豫。
他希望可以通过这几卷录像带激发出新的灵感,再写下一本惊人、备受欢迎的小说。
殊不知,他早落入了恶魔为他布好的圈套...
说出来你也许不信,这部国内大部分观众都没看过的冷门,调查出来的吓人程度竟然力压温子仁的《潜伏》《招魂》系列。
美媒《福布斯》报道:
由于去年的疫情使得人们待在家的时间无限延长,有个组织专门为人们找出最吓人的电影,在多个媒体网站经过投票调查后,《险恶》位居榜首。
据说在观看《险恶》时,50人的平均心率是86,比正常时的心率上涨了32%,而观看其他灵异片时的心率数值没有一部超过《险恶》。
尽管小妹觉得还是温子仁导演的作品更吓人一点,但《险恶》所呈现的水准也绝对不差。
它没有运用“伪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
但在乌漆嘛黑的宅子里大量使用第一视角,再加上录像带的老胶片质感,能给观众带来极佳的心理压迫。
另外,导演对观众是用了循序渐进的吓人手段,主打心理战术。
比如,家里的儿子有过两次发病,在晚上大喊大叫,疑似梦游。
此时观众的注意力都肯定放在儿子身上,认为他是被邪灵附了身。
但引出来的却是更渗人的一闪而过。
不同于其他跟主角“捉迷藏”的鬼,《险恶》里的鬼是大大方方的露脸。
电脑上的鬼面人照片突然动了一下。
一只狗站在埃里森面前,他的身后就是一排“儿童”。
不知道是谁录下了他跌落的视频,上面还有好多鬼手。
结局,也并非纯粹的邪灵入侵,更多的是令人唏嘘的“没有如果”。
鬼面人名为伯古尔,是一个活了千百年的噬童者(即需要吞噬儿童的灵魂为生)。
它会迷惑住家庭里最小的那个孩子,让对方完成杀人的血祭仪式,再一起去往阴间。
当埃里森喝了被下药的咖啡,看见拎着斧头的小女儿时,他知道没能逃过自己的贪念。
如果他不那么在意功名利禄和成功失败。
或许他就不会不顾妻子的情绪崩溃,执意要住进凶宅里找灵感。
有一小段是埃里森观看多年前他上节目采访的剧情,年轻的他一身正气的回答:
“我是在正义感的驱使下才创作的犯罪小说“
“正义得到伸张,凶手得到惩罚才是我想要的”
“如果写书是为了出名和赚钱,我宁愿砍掉双手”
这些话,任谁看了都要说一声虚伪。
在某些时刻却是我们的真实写照。
普通人获得的成就都来之不易。
但越来之不易,就越容易迷失自己。
即“试图表现出自己是个天才,成功唾手可得的样子”。
在虚伪的驱使下,我们便不敢直视自己的内心,营造出不在意物质的假象。
但别忘了,当你享受着虚伪带来被人簇拥的快乐,
梦终有会醒的一天。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