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为什么不管杨超越有多美,大家都会认为还是王祖贤更好看?

态度 作者:soyoung111 2021-11-14 08:56:27

前两天氧叔看到了杨超越这套图,该说不说,就算无滤镜无美颜,她的美也还是很有冲击性的。




红衣和白色披肩,在潺潺流水之处与日光相映,不管她这种长相在不在你的审美取向上,你都无法否认此情景下她是美的。





不过,一点也不让人稀奇的是,我仍旧在某条相关微博的评论区看到这样的评价“气质差很多”


比谁差很多?这条微博其实是将杨超越与叔前两天写过的吉永小百合的《鹤》那套写真做比。(其实没有可比性,而且我们今天要聊的并不是杨超越和吉永小百合到底是不是气质差很多的问题,不要刚看到这里就去评论区吵架。





插一句题外话,叔看大家对前几天篇写雪景图的内容很喜欢,叔决定给大家发钱发福利,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晒出你最满意的绝美雪景图,前排点赞最多的宝宝将会获得200元的京东卡一张!快冲吧,12月1号当天叔开奖。



好,说回正题。


我只是由此忽然想到,在流行美的复古、怀旧的当下,这种在崇拜过去的同时又对 “当下美”毫无例外地持唱衰态度的人,还真的不是个例。


比如现在最流行的是“港风美”,我们经常会在网络上看到很多港风美女。


但当她们每发一张复刻以前造型的照片时,评论里也一定会有“比以前差远了”“很漂亮,但就是气质不对”等等等等。





抛去事实成分,你说这种评判、观点是因为大家理解美不同、是“审美的多样性”吗?好像也不完全是。


如今很大一部分人都认为,现在的种种审美、美的产物,都100%地不如过去的好。





在这种定义下,“现在的美”似乎永远都无法触及“过去的美”的高度。


但真的是这样吗?这种对比对吗?我们的审美又为什么总在“厚古薄今”呢?



华丽却“不如以前”的现在



对比以前,如今这个时代为我们提供更多了解美、感知美的渠道,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是前人想不到的。


我们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近距离地感受拉斐尔的《圣赛巴斯蒂安》,可以在展览中看文艺复兴,看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可以不出家门,就能在网络上学习美学,听名师讲他们理解的深层美学。



up主:西竹书院杨宁老师



我们接触到的“表层美”的数量更是庞大、精彩。华丽的舞台妆容,前一天发布,第二天就会出现在各大美妆博主的视频中供大家学习。





每到红毯,女明星争奇斗艳,华服珠宝,造型与技艺,是从前只会穿自己的衣服走红毯的老艺人们想也不敢想的。



红毯这块还得是你Ga姐



但,这庞大且繁杂的“表层美”的数量,却让人感到更加虚浮,无所适从、无法感同身受。碎片化时代,大家创造美、传播美的初衷不再基于美和艺术本身,而是求快、求“投入产出比”


我观察到,关于“如今的时代缺乏审美,远远不如过去的审美”一条,被诟病最多的是影视剧呈现出的大众审美。


用古装造型来举例,大家都说如今的古装剧妆造比不上过去的妆造,甚至比不上博主们自己的妆造。






明明一部剧的投资动不动就上亿,明明他们比以前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但结果却是越来越草草了事,而大多观众只能一直被动地去被灌输这种速食审美。



过去的贵妃VS现在的公主



他们是没有这种理解美的能力吗?也不是。


对于如今的剧方来说,重要的并不是如以前一样理解好美,传递出美,而是尽快完成拍摄,简单的妆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大量节约时间和成本,毕竟如今后期手段发达,妆造简单,后期处理细节时也会更高效



《后期画眉》



林芳兵能为了符合人物形象短期增重四十斤,《唐明皇》也能闷头拍17个月,注意,期间林芳兵并没有也不需要轧戏,为啥?因为值得,因为在当下就该这样。





但在现在,像过去一样花大量的时间打磨一部戏,结局只会是因为战线拉得过长而很快地被市场遗忘演员看不到利益,并不会为此诞生过去老艺术家们的“艺术责任感”,自然无法创造出新的美。


在市场的变化下,过去的审美与如今的审美其实已经并不能放在一起对比了,因为过去的“美学创造者”的角色放到现在,早已经不会再去做“美学创造”的动作。


所谓的厚古薄今,不过是大家仍旧在习惯性地对比两者时,所感受到的强烈差异化。



美的厚古薄今,也有思维盲区



不过即使现实如此,我仍旧认为“如今的就是不如过去的美”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够客观。


别急着反对,现在请你们冷静下来,重新思考:我为什么更能欣赏过去的美?


是否,过去大家审美视角有限,电视机里播什么就看什么,根本没得挑,美学教育有什么就学什么,根本没得选。


那时候我们好像能看且只能去认真吸收那种审美,所以能将其理解的更透彻。


而如今,抛去那些糟粕的速食的,我们仍旧在吸收美,但信息的碎片化冲击了我们的大脑,一部能带来审美教育的电影,更多人只会在社交平台上凑巧刷到然后下载某一帧当壁纸,或者通过3分钟的解说麻痹自己“已看过”。





过去的固然值得回忆,但把错误归咎于时代,将过去奉为圭臬,将现在全盘否定,未免会显得有些像记忆里那位重复地说着“还是上届好的班主任。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曾写:他还太年轻,尚不知道回忆总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也正是由于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重负。


过去的就没有糟粕吗?也一定有的,但30年后仍旧能让我们看到的美,其实本身就已经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和记忆筛选。


香港电影著名服装造型设计师吴宝玲能做出《青蛇》,





但在几年后,《秦王李世民》里让何润东变成圣斗士星矢的也是她。





“好重墨华彩,亦可清灵如洗”的叶锦添能做出《卧虎藏龙》,





在十年后,被骂了一整年,“雷”翻网友的《新红楼梦》昆曲风铜钱头也是他的作品,哦对了,他说这次的设计还比较久,前后用了半年多时间。





如今我们感叹香港娱乐圈鼎盛时期的造星能力,感叹那才是好的审美,但帅如周润发,在无线训练班时也在被不断和前人做对比,发哥一直被老师们说外形和实力都不行,吴孟达说,周润发是他们班最丑的一个。





我们爱辉煌时期的港风大美人,但在当时,在我们不知道的角落里,不知道有过多少小美人不断地在被作比较,然后在时代中消失于人们的记忆。


而那些能在时代更迭中留下的,一定拥有无论在什么时代都能被欣赏的过人之处。





所以,与其说是现在的一定不如过去,不如说,我们正在这场过去与现在的博弈中开始“田忌赛马”,用前人的精华与现在做对比,一代一代,循环往复。



正确的审美应当是“不古不今”



与其说是如今的审美在后退,不如说,今天创造大众审美的行当对美的理解本身就与从前不一样。以前创造美是艺术问题,如今创造美是商业问题。


那么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审美,推动审美呢?


我认为,我们从“厚古薄今”现象最严重的书法圈似乎可以得到解答。


书法崇古,距今1600多年的王羲之仍旧是圈内无人能超越的第一研究对象。





但当我们去参悟过古人的思维后会发现,他们对好的、美的书法的理解并不是类古,而是非今非古。


唐代文学家李华曾作《字诀》道:大抵字不可拙,不可巧,不可今,不可古。


我认为这个思考方式在如今的审美教育中同样适用。


“不今”,在书法中是不盲目追逐书风,而应用在美学中,应该是:不盲目地追赶时下流行的风格,有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思考。


流行脸不代表就“没那味儿”,任何流行都无错,重点是你要搞清楚自己适不适合。





“不古”,在书法中是不盲目地推崇,或将某些大家的解读奉为自己的心法。


应用在美学中就应该是:不会执着地贬低当下,不会只效仿和理解过去的审美,而是一直向前看,将过去的审美重新解读,将过去思想和风格更新迭代,甚至进行超越。


不要厚古薄今,不要一味地否定当下,请多点耐心,多愿意把美去交给时间检验,去帮助它变成精华。


请记住,没有人会永远活在最好的美学时代,因为最好的美学时代正在被创造。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