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很高兴见到微博上许多专家、媒体、网友,加入针对“家暴”的科普和讨论。首先是本月(至今)最震动Sir的一段文字,来自两位律师。
辩护人恳请,二审法院能够适用正当防卫制度,依法纠正一审判决,改判徐某某无罪,给徐某某一条自由之路,给正当防卫制度一条光明之路,让中国正当防卫制度良性功能再一次耀目彰显。
当事人徐秋云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女性,善良、一辈子勤勤恳恳,为家庭无私付出。2019年夏天,丈夫用塑料凳和几十斤的那种老电视机,砸她的头,掐她的脖子,当她觉得自己快要死的时候,她选择自卫,用保温瓶击打他,意外致其死亡。案件经过移交、一审、二审,经两位女性律师的努力,徐秋云的刑期,从三年有期,到最终改判缓刑,犯罪行为被认定为“防卫过当”。它对“人”的体恤和尊重,让Sir想起央视一档节目。
一档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闻类节目,1996年开播。不追爆点、八卦、奇情,而是从新闻入手,深度调查和还原背后的真相。2005年这期节目,《沉默在尖叫:女子监区调查》。不是抢劫犯、无差别杀人犯,她们都拥有同一个“罪名”:为什么她们要杀死自己的伴侣,让自己失去自由乃至失去生命,让孩子成为孤儿?据警察说,案发现场的死者眼睛睁得很大,脸上都是难以相信的表情。
如今面对镜头,无论怎么都想不起来当时做了什么,只知道,当时好像“疯了一样”。村里七百多个人联合送上联名信,签了名盖手印,为她求情。80多岁的老人,面对主持人,她坚决地说,我不恨我的媳妇。
主持人想要确认她是否知道这句话的代价,继续追问,“这意味着你失去了你一辈子的自由。”“我觉得我的自由和我孩子的生命,怎么去划等号呢?”尽管,全村人都知道,安瑞花被打伤送医院是家常便饭。
一次丈夫喝醉后,把酒瓶子一下子扎到了安瑞花的右眼,酒瓶破碎,血柱喷出,安瑞花右眼从此接近失明,只剩微弱光感。
豆晓花,15岁嫁给大自己十几岁的丈夫,从此再没见过阳光。丈夫不允许豆晓花跟任何人说话,女人不行,男人不行,就连她的家人也不行,他总觉得别人是在教唆她不跟他过日子。
他用家里一切的东西打她,鞋子、皮带、绑在树上打,扒光衣服吊起来打……
甚至有一次用刀横在豆晓花脖子上,递给她一瓶农药,“你长大了,你去死吧。”
最后一次被打时,丈夫眼睛发直,一直看着表,似乎这次不把她弄死不罢休。
丈夫说,“你姐姐、你父母、孩子,我一块儿炸了他。”
豆晓花便抄起棍子朝他打去,她不知道用了多大的力气,只是以为他睡着了。
常把子弹扔在地上,把枪抵在她的后背上,数一二三让她捡起来……怀孕的她,只能一次次弓着腰,扶着肚子,一粒一粒地把子弹捡起来。燕青生了女孩后,一天晚上,丈夫神情古怪,说,你给我5分钟的时间,他朝着女儿走去,手放在脖子上。唯独,谈起夫妻生活最隐秘的那个角落时,她们才被掀起最痛不堪言的创伤。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曾隐晦地科普过家暴中对女性伤害更深的暴力。
上一刻,她才遭受了安嘉和的暴力和谩骂,下一刻就是被迫过性生活。
镜头对准这些被判“无期、死缓”的女犯人时,她们惶恐。丈夫刚开始也会苦苦地哀求她们,发誓下一次不这样了,让她们心怀一点希望,或许他一次会变好。精神暴力和身体暴力下,她们同时失去自信心,觉得自己无能,离开他们就无法生存。她们不仅自己受到人身伤害,往往家暴者会威胁如果她们跑了,会杀死她的一家人。还有,不得不提“家暴”事件本身,难以避免的隐秘和暧昧。她们不是没有鼓起勇气走出去过,只是渐渐发现,圈外还有更多的圈,笼外还有更多的笼。还要有更健全的法律,更完备的保障,更专业的科普,以及更具备人文关怀的社会。
2005年《女子监区调查》后,全社会各行各业开始重视反家暴法的议案。
2015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发的《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全面的反家庭暴力刑事司法指导性文件。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这也是为什么,Sir会为文章开头那两位律师的辩护词感到震动。她们不仅很好地发扬专业精神,在法律范畴下维护当事人最大的利益。更具备强大的共情力——带我们穿过“罪”,去看见“人”。它从女性角度切入,试图呈现传统婚姻中,男与女,强与弱的压制,并最终展现对每一个平等而具体的“人”的关怀。Sir却不知道,她们最终能否能得到亲人的宽容,社会的宽容,甚至自己的宽容。
有几位代表对是否应该为了家庭暴力另立法,有些争执。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