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想看智障姐姐安娜有反应,妹妹益达偷偷掐她大腿。相比较益达的坏,小男孩本杰明可以说是带着“恶”属性的熊孩子。猫咪侥幸未死,本杰明追过去用脚“轻轻”踩上了它的脑袋……
如此让人无法忍受的桥段皆来自于一部让人不寒而栗的惊悚片——丹麦片,也是导演埃斯基尔·沃格特的第二部作品,却也直接杀进了戛纳电影节。一部彻头彻尾的儿童片,但同样也是一部儿童不宜的儿童片。
去年《隐秘的角落》里,三个小孩带领大家了解一下暗黑与人性。益达一家四口刚刚搬到这个小镇,父母很爱她和姐姐安娜,但她幸福生活中也有郁闷,因为姐姐安娜是个智障儿。明明已经是十三四岁的年纪,偏偏智商停留在了三四岁,甚至连句话都说不出来。对这样的姐姐,她是嫌弃的。想要看姐姐对外界事物有所反应,所以,背地里对姐姐使坏。本杰明拥有一个超能力,能够透过控制物体方向。用他的话说就是,可以隔山打牛。另一边,姐姐安娜也遇到了可以和她心灵相通的伙伴爱莎,爱莎能读懂安娜内心的所有活动。而安娜也在遇到爱莎后,逐渐变好,甚至可以慢慢学会表达。如果按照童话故事的打开方式,四个小伙伴将要共同走过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本杰明可以控制物体的意志,在初始带着孩子贪玩的天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超能力赋予了他太大的权利。而这些人中,也会包括他的妈妈,逐渐贪玩的天性就会变成人的恶。而爱莎则是本杰明的完全相反体,她自带善良与爱的光环,和干净纯粹的安娜一起代表着善。益达刚出场是有点小邪恶的,所以在碰到本杰明时两个人也一起“闯过祸”。她可以跟着本杰明将猫带到高处,但看着本杰明将猫扔下时,表情突变。
看着本杰明毫不在乎的踩在猫咪脑袋上,清脆的喀嚓声,成为了她挥之不去的梦魇。
也就是从此开始,不懂善恶的益达渐渐明白了何为恶与善。一句俗语说的好,小孩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本杰明敢杀猫,下一步就能杀人。
所以,他把超能力先是对准了妈妈,再是混混,最后是爱莎。从剧情解读上看是,爱莎是能读懂他内心所有想法的人,在邪恶想法暴露的一瞬,他想的就是杀人灭口。但从主题分析上则是,他杀掉了属于他的善,只留下了恶。因为,孩子的无知在未经正确引导后,会逐渐变得扭曲。在本杰明虐猫达到心理满足后,妈妈并不知情,无人告诉他对错。所以,当妈妈揪着他的衣领责骂他时,为了达到报复,本杰明将妈妈打伤又烫伤。看着倒地的妈妈本杰明也曾有慌乱、无助,抱着妈妈要给她包扎伤口。因为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心中无善恶,只有怎么做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可能是母亲的责罚、打骂,亦或者其他,但此刻只要不施以援手,这个女人就能彻底闭嘴。整片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纯儿童世界,与成年人带有一定的隔绝性。安娜姐妹出门玩耍遇到的人和事,回家后不会全盘对父母托出。本杰明和爱莎皆来自于单亲家庭,父亲角色的缺失,母亲多给予的教育会变成孩子安全感和善恶之分的来源。妈妈的形象出场并不多,但大致可以看出是一个抽烟的粗糙女性。不幸的原生家庭,会使孩子心灵逐渐走向扭曲,在本杰明身上得到了绝妙的验证。爱莎的妈妈比本杰明的妈妈温柔,但对孩子陪伴上仍旧有缺点。爱莎感觉自己会有危险,请求妈妈陪自己睡觉。妈妈倒是一口就答应了,但还是走出了房门。孩子的世界,大人从未以平等的视角进入,并用想当然的心理去幻想孩子世界的规则。在影片最后的一幕很有意思。安娜和益达姐妹俩站在湖边和本杰明进行决战,一场孩子世界悄无声息的战争。游乐场中的孩子都察觉到了微妙的气息,就连婴儿都啼哭不止,不同楼里的孩子站在阳台上围观,无声胜有声。等到斗争结束,孩子悄然散去,就如同出现时一样沉默。
而在游乐场中玩耍和陪伴孩子的大人,却根本不知道刚刚几分钟发生了什么。孩子在大人看不到的角落,完成了守护善的动作,也完成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同样,孩子的世界也要远比成年人想象的更加复杂与敏感。前段时间,摄影师鹿道森自杀身亡,在遗书中控诉原生家庭给他带来的伤痛,但在事发后,在父母眼中鹿道森控诉的事情则是另一种面貌。父母只是尽力给了所能给到的,比如金钱,却从未想过孩子敏感的心灵和细腻的情感需要更多的陪伴与关爱。没有血腥,没有暴力,更没有用恐怖镜头去营造恐怖氛围,只是在阳光下的凝视,就足够让人不寒而栗。点“在看”,留下一个喜欢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