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5天登上微博热搜,12条有10条与她有关,阅读量近10亿。QQ音乐飙升榜前20,有18首她的歌,前10名均由王心凌占据。
在QQ音乐,她的音乐指数飙升全网第一,这一名次已持续4天。“王心凌概念股”市值蒸发近千亿,股份今日却暴涨近8%。

这样的成绩,就连孙燕姿、王菲这样级别的顶流都鲜有。不过随着如洪水般涌来的流量,我听到很多质疑的声音。当然,我不否认背后有团队帮衬,但更重要还是她本人影响力。一种是没有经历过华语乐坛黄金时代且不了解她的人,另一种则是无脑黑子。助她爆红的主力军不是团队,而是80、90后的群体。别看这个群体平时忙的不可开交,听歌的时间可能都是零碎的。不靠打榜、刷数据,一人听一遍就能挤掉很多所谓的顶流,而且这个群体已是社会中坚力量,他们有现金作为支撑。趁此机会,也让那些狂吹爱豆数据的听众看看流量的真面目。我第一次知道王心凌是在小学,具体几年级想不起来了。因为家里没有新磁带,也没有Mp3,只能通过电视听新歌。
不过最后并没有记录完整,也就学会了前半段,直到现在也没记住后半段歌词。后来买了CD才知道,同《爱你》一起发行的还有《月光》、《第一次爱的人》、《羽毛》等9首歌。
当年这张专辑的实体销量高达20万张,在台湾算是一个奇迹。娇美柔弱和元气满满并存特质的陶艾青,吸引了我这个小学生。该剧还获得台湾年度收视冠军,随之出圈的还有《花的嫁衣》和《爱的天国》这两首歌。
在《爱你》和《天国的嫁衣》两大IP加持下,王心凌正式打开学生市场。一年发行两张专辑,《Honey》和《Cyndi With U》。前者为她开启了“甜心教主”的大门,后者直接帮她打通亚洲市场。一年两专,均有爆款,这样的成绩足以证明她当年的火爆程度。《Honey》、《睫毛弯弯》、《我会好好的》算是家喻户晓了。停息一年的演员身份,又在2006年凭《微笑PASTA》强势回归。期间她发行的《心电心》,拍摄的《桃花小妹》我都没再关注。说不上来什么缘故,或许是当年快男、快女,又或许是不再痴迷于她?初中三年,我对王心凌的记忆仅停留在小学时光,直到我考上了音乐高中。时隔三年再追她的新剧、听她的新歌,突然有些恍惚,童年痴迷她的场景开始在脑海涌现。不曾想的是,《下一页的我》和《不哭》让我重拾记忆,也彻底封锁了我的记忆。这两首歌终结了我的青春,也画上了我对王心凌的记忆句号。《爱你》到《不哭》,《天国的嫁衣》到《爱上查美乐》至此成为我回忆的开始与结束。虽然我的故事仅是个例,但或许有人与我的青春重合或是相似。不管你讨厌她也好,质疑她也罢,王心凌就是有这个影响力。
她背后的主力军不是营销团队,而是像我一样的80、90后的群体。不再因买唱片小心翼翼向家人询问,也过了疯狂追星的年纪,成熟稳重逐渐成为他们的标签。尽管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但他们也不时回忆过往,获取青春的短暂愉悦。天时地利人和,迅速爆红也就变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当然,这一群体不可能都对她有情怀,但青春里出现过王心凌的那波人,足以把她推向热搜。这是他们最后的倔强,也是青春存在过的证明。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