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爆火35年没被砍,抄他的拿下9.8分,TVB真有你的!

态度 作者:乌鸦电影 2022-07-26 13:16:42

之前,有这样几个高糊表情包,火了。


一个男子,一脸颓废,全身摆烂地说:


第一我脾气差,第二我样衰,第三我没脑…


什么都不懂,我觉得自己是零…


这些机会是不属于我的…

这几个表情包,被网友疯发,甚至有人顺藤摸瓜来看这个节目,就为了看名场面…


这是一档古早香港长寿节目《星期日档案》,每期关注不同内容。


而这一期名场面的男子,名叫阿源,他已经躲在家里,不愿出门不愿找工作好几个月了。

这样的人并不少见,甚至还有一个专有名称:双失青年。


没有读书,没有工作,一开始他们并没有被发现。


直到有一次,日本一个隐藏了十年的双失青年杀死了父母,才被重视起来…

阿源家里有四口人,他排老二,母亲已退休,大哥轻度弱智只能打短工,全靠小弟打两份工才养活这个家…


阿源每天无精打采,除了下楼帮妈妈买报纸外,什么都不做…


好不容易看到有招聘,明明5点结束现在才3点,他都说赶不及,太迟了,不愿去…


阿源这摊烂泥,就这样赖在家里,所有人都拿他没办法…


而最近,小儿子失业,全家人失去了经济来源,阿源还要这样摆烂下去吗?

以上这个片段,来自《星期日档案》,是一档从1987年播出,更新至今的香港节目。


而你更熟悉的,也许是《寻人记》里它的出现,里面寻的人,大多数来自这档节目。


它还因为播出时间不同,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叫做星期一档案、星期二档案、星期三档案…


在无论叫星期几档案,它盛行一时,曾是不少人的下饭神片。

里面的内容新颖用心,介绍了很多我们也许根本没有注意到的群体。


比如开头故事中的阿源。


“阿源”并不少见,背后是数量庞大的双失群体。


但所指向的,却绝不仅仅是个人的懒惰。

越来越内卷的社会,找工难,失业,无处不在的PUA…


都让人不得不越来越丧,丧失动力,自我评价降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这也是这个表情包会火的原因。


哪怕我们也许和阿源不同,我们还在努力,也对未来有渺茫的信心,但我们依然感受到同样的深深的无力无措…

又比如有一集,《贫二代》。


我们才如此具体地了解到,疫情对基层家庭学童的影响。


所有作业都是线上的,看似方便,但你难以想象的是,依然有很多家长连哪里看通知、看作业都不懂得看,消息全都过期了…


家里没有打印机,只能每周末冒着疫情的风险回学校拿作业…


不能面对面授课,也没有钱补习,家长不会教,孩子学不会,没钱的孩子成绩更差…

妈妈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女儿”。


但女儿一年级时老师的一句话,依然让她震惊:


你女儿很聪明,听话,很乖,就是基础差。


妈妈惊了:这才一年级,就基础差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现在早就卷到幼稚园,恨不得卷到胎教去了…

教育也有残忍的一面。


越有钱就越有资本读书,穷人也许永远在困局里,跨代贫穷,难以解决…

比如那些没有手机的人。


比如流浪汉。


政府不是不作为,有恶劣天气时,会及时通报,会有临时收容中心开放。


但因为没有手机,什么都收不到。

比如老人。


平时不是没有免费饭领、不是没有身体检查、不是没有羊毛薅有优惠领…


却因为没有手机,什么都收不到。

疫情时期更惨。


对普通人来说更便利的“科技抗疫”,对他们来说却是一道道“数码鸿沟”。


进菜市场要扫码,他们只得去菜市场外面买更贵的菜…


上茶楼喝茶、看医生都要扫码,他们宁愿忍着病痛,也不太愿意上医院…

更要命的是,随着疫情普及,智能手机越来越发达,很多社会援助的申请,不知不觉间变成智能手机优先,纸本申请留到最后,但通常最需要帮助的人,是那些连手机都没有的人…


而且就算你一个老人家学会了上网,并不便宜的网费,会又一次把你拦在外面。


现在的政策是,综援家庭的小朋友,有网费津贴,但老人却没有。


难道救助也存在歧视?


难道小孩是未来就值得被帮助,老人走到陌路就应该被抛弃?

比如楼梯铺中夹缝生存的小市民。


什么是楼梯铺?


就是街边经常看到的,利用一楼空间形成的小店铺。


里面很小,只有几平方米,店主不得不一直keep住身材才能勉强进入,不得不工作十几个小时弯着腰工作…


但就是这些小到不能再小的店提供的服务,却是别处没有的。


救急配个钥匙、补鞋、修手表,非常方便,价格还便宜…

甚至香港远近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雕麻雀”,都在这小店里。

这些店主们,年纪都不小,有的甚至已经70岁,却几十年如一日地兢兢业业工作。


有人来就放下饭盒去干活,饭都冷了,也毫不介意。


365天全年无休,几十年来旅游也不敢去,就怕老客户找不到人。

他们说:这里的工作,我都不把它当做是工作,我是很开心、很享受去做的。


他们说:哪怕给我100万,我也未必喜欢,我喜欢这个店铺。


有人自嘲自己身材保持得好,数十年如一日,才能进来这逼仄空间,笑言:不知道是它迁就我,还是我迁就它。

长年累月,他们在城市的缝隙里,为他人提供服务,为自己赢得一个生存空间,一份尊严…


但就是这样小的生存空间,也要被大刀阔斧地清除。


按照市区重建规划,这里的楼梯铺,都将消失。原本7家,现在也只剩下2家。


它们依然抵不过城市发展的巨浪,终究淹没在历史中,不被停留…


店主们都说这很正常,没法控制,唯有快乐说再见,但说这话时,他们分明眼中含泪…

“要是关店,就不做了。”是老店主们的心声。


因为其他店铺,哪里租得起?


楼梯铺租金便宜,不用签合约,给了不少人上了年纪的老店主、失业想要创业的中年人,一次生存的机会…


我们的城市是越来越规范了,是越来越整齐了,但留给他们的空间,却越来越少…


但同时,我们并没有建立足够的体系,去支撑这些需要在夹缝中生存的人,谁给他们机会呢?

发现没有?


这部长寿节目,播出整整35年以来,所执著记录的,不是伟人伟事,百年大计。


而是都是那些被时代抛下、被丢弃的人和物。


是不敌生活压力,选择自闭的双失青年,是不被海淀鸡娃群看见的基层学生,是被数码洪流冲击的老人和流浪汉,是注定消失的楼梯铺店主和他们的手艺…

这是一个悲情的故事,因为我们知道,很少有人能抵得过时代的浪潮,在滚滚车轮下,我们都太过渺小,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下,我们不过是一只蝼蚁…


但依然有人,在试图拼命留下些什么。

有人参加社工,教老人用手机。


何阿婆终于学会了拍照,拍的第一张照,就是和老公的合照…

有人从小是基层学生,受到他人的帮助后才能维持学业,于是长大后也做了义工老师,义务帮基层学生补习…

有人技艺高超,但放着别人的钱不赚,专门“自找麻烦”,帮这群“脚患人”造鞋。


陈小姐小儿麻痹症,很难买到合适的鞋。


叶师傅就帮她造鞋,他们甚至一起设计了不少鞋,有的改成魔术贴,容易穿脱,有的改成短靴,保护脚腕…


这样一改,就是十年,这群特殊的顾客都说:幸好有叶师傅,才有鞋穿,幸好有叶师傅,还关照他们这群人…

还有人为“垃圾”奔波13年。


辉哥执着于修那些别人以为报废的电器,曾经修好了有逝去母亲声音的磁带,有父亲留给儿子的收音机…

他常常一周去三次深圳淘货,常常在一个地摊上淘到眼花…


因为任何一个也许叫不出名字,根本不起眼的零件,都有可能主宰电器的命运…

他深知,修好的不仅是一个电器,更是一份回忆、思念…


他一直坚信,没有“废物”,坏了的东西未必没有用,有得救就救…

至于颓废表情包的主人公阿源,你敢信,他现在变成了全公司最卷社畜!


时隔5个月后,节目组回访才发现,阿源变了。


在见工很多次失败后,有社工上门跟进,介绍了一份临时工——青年大使,负责社区工作。

一开始,他不太愿意说话,甚至失踪,写过退出信。


但社工们没有放弃,教他学技能,从学着怎么策划活动,到学电脑,到讲解面试和求职技巧…


还细心地给他安排教小孩画画,画画是他的长项,小孩也让他没那么大压力,给了他一个机会施展长处…


大家也总是鼓励他,周围的同事也和他一样曾是双失青年,让他知道,人生中有这样一段迷茫和颓废很正常,不要失去重新开始的信心…

社工机构等于说是教会了他一些硬技能,让他有了再开始的底气,也给了他机会输出,还给他工资…


渐渐地,他恢复了一些自信…


从教小孩都担心不被接纳,到主动和小朋友玩梗,甚至连成年人来,他也能开玩笑…


他总是提早很多来上班,生病也来,他很有责任心,上司说工作交给他很靠谱…


他甚至在短短一年的工作中,获奖了。


他完全变了个人。

在年终工作评核报告里,他被写道:上班准时,能帮助同事…


他说想不到,自己也有被欣赏的一面…

生日时,当社工和同事给他惊喜帮他庆生,他前所未有地感动:


有点惊讶,有点开心,说不出话,之前生日都是我一个人过的…


他的眼里开始有了光,他第一次许愿给自己:以后都有好工作,所有人都开开心心…


这个从小成绩差,被同学欺负,被家暴,人生经验从来都是“输”的人,终于第一次感受到“赢”,原来我也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赢得尊重,赢得友谊,赢得关爱…

他甚至连假期都想回来上班,因为这里让他找到价值,找到尊严,找到存在的意义…


你看,哪怕是颓废表情包主人公,也能做出改变,谁都不想天生是无用的人,但也许每个人都需要一点帮助,都需要在自己困难的时候,有人拉一把…

那个自称自己是“0”的男人,当被问到现在给自己打几分,他脱口而出:7分!


1分,给自己,3分给社工给社区,还有3分,给一直支持自己的家里人…

是啊,这是一个追求速度、日新月异的时代,旧物不被留下,旧楼要被拆掉,赶不上时代的人也要被淘汰…


但依然有人愿意停下来,等一等,等跟不上进度的学生,给曾经落后的人一个机会,补破鞋修旧物,有得救就救…


因为他们知道,每一个人,就像电器中一个零件一样,哪怕可能连名字都叫不上来,但是都很重要,都关乎这个电器的命运…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问题少年,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身患残疾,但我们总有“问题时刻”,总有“残疾时刻”…


感谢这个节目,让我们看到这群缝隙中的人,也让我们看到,有人愿意逆着潮流,为这些缝隙中的人,伸出一把手…


我们希望这些帮助,不光是来自个人的善意,更来自整个社会体系的支持与帮助…

按保存今日份推荐

- 每天遇见一部好片 -


点亮

让更多人看见这群不被看见的人!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