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刷屏,火爆全球,这片是真刺激!
你的加星和在看对我们非常重要
点击电影铺子 → 主页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这两年,能在朋友圈引发广泛讨论的爆款电影越来越少了。
不过最近,就有一部小成本新片以黑马之姿刷爆社交平台。
一个场景,两个主演,三百万投资。
爆火的原因无他,只因两个字——刺激。
将人类的各种恐高噩梦花式搬进荧幕,惊险指数拉满,看得人心惊胆战,双腿发软,直冒冷汗……
明明坐在椅子上,却感觉脚下就是高空,仿佛一不小心就会——
《坠落》

影片开头,女主贝琪与丈夫丹及闺蜜亨特一起进行峭壁攀岩。
丈夫在靠近山体上的一处石穴时,被突然飞出的秃鹰袭击,不幸坠亡。
此后一年间,贝琪便一直沉浸在丹的死亡中,走不出来。沉迷酒精,滥用药物,将关心她的亲戚朋友拒之门外,整日对着亡夫的语音信箱碎碎念。
看着最亲密的人在自己眼前跌落,也使得曾经的热爱如今变成了她最大的恐惧。

为了帮好友克服心理障碍、走出颓废,闺蜜亨特决定带她重拾攀爬。
地点,选了一座废弃的电视塔B67。
曾经全美最高的建筑,600米+,顶两座埃菲尔铁塔。
先放张图感受一下。
一通纠结之后,贝琪答应了好友的邀请。
攀塔过程,可谓步步惊心,不过最终两位老手还是顺利登顶。
在塔顶炫耀完胜利成果,正要动身返回地面时,外梯却突然整个断裂。
两人被困在了这600米高空中屁大点地方,脚下只剩一根光秃秃的天线杆……
剧情很简单,讲两个被困高塔的女孩如何自救。
惊悚点更直白,核心概念是高度。导演将观众对于高空的恐惧死死拿捏。
一开头就用各种诡异镜头渲染氛围。
突然冲出的卡车,荒无人烟的地点,盘旋不去的秃鹰,鲜血淋漓的牛犊……使得整个序章铺满不安感。
固定高塔的铁锁铮铮作响,仿佛随时都会崩断。
连接梯子与塔身的螺丝钉叮叮颤动,等待着挣脱的那一刻。
整座塔给人一种随时都会散架的感觉,它也确实散掉了一部分……
每一个镜头都暗示着即将来临的厄运,可就是不知道在哪一个节骨眼才会到来。所以观众的神经时刻都处于一个紧绷的状态。
巧妙的是,这些元素居然还都是精心设计的伏笔,或为两人之后的自救提供思路,或为她们的坟头盖了层土(bushi),这里铺子就不做剧透了。
接着是对片中的重要道具——电视塔的充分利用。
摇摇欲坠的高塔直插云霄,笔直细长的塔身仅靠三根绳索固定。让人看一眼就脊背发凉。
塔身的结构也十分刁钻。
前500米,沿着铁架内的梯子往上爬。
之后难度断层升级,两位主角需沿着足有60米的天线杆上的外梯到达顶点。
通过机位变换,无死角地展现出塔身的惊悚效果。
仰拍,重重叠叠的几何图形陡直向上,一眼望不到头。
金属的冰冷感、巨物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俯拍,周围是一览无余的荒地,脚下是深不见底的黑洞,
不仅恐高患者吓尿了,没恐高症的观众看了也心头一颤。
攀爬时,老化的金属不时发出吱呀声,锈迹斑斑的梯子微微颤动。
突然一根铁棍承受不住压力,断裂掉落。
碰撞在塔壁上,叮叮咣咣,直至消失不见。观众也不禁跟着咽下口水。
之后再往上爬,每踩一级台阶都像在扫雷,每一秒都提着心脏。
海拔越高风越猛,镜头也随之摇晃,营造出高塔摇摇欲坠的效果。
顺便提一句,为了带来更沉浸式的坠落体验,主创们选择抛弃绿幕与特效,在一座六百米高的山顶上搭建了一段30米的塔,大部分戏份都是在高空中实拍完成的。
众所周知,这种类型的片子,都少不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作死队友。
女主本来已经吓得哆嗦了,闺蜜还要得瑟地猛晃几下梯子,拦都拦不住。
登顶后还没完,还得再来个高难度自拍。
单手抓着边缘,整个人无保护措施地吊在600米的高空。
等无人机绕上一周,我人没了…
紧接着,贝琪又在亨特的怂恿下把以上动作也来了一遍……
比起体能满分的亨特,久疏战阵的她臂力能不能支撑?
导演又狡猾地来个手部特写:手一点点下滑,将悬念拉到最大。
代入感太强了有木有?
除了惊悚感本身,极限求生的过程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
600米的高空,活动范围1平米,手边资源少得可怜。
手机收不到信号,无人机电量耗尽,没有食物。装着饮用水和其他杂物的背包掉落在垂直几十米开外的天线上。
她们必须进行一场头脑风暴,想尽各种办法求生。
用电视塔顶预留的信号枪向塔底不远处房车里的人发射讯号,提示有人被困;
将手机放进鞋子里,以袜子、内衣作缓冲物,希望在下坠过程中获得信号,发出求救短信;
绑上绳索,顺着杆子下降几十米高度,取回背包,以获得更多可利用的资源……每一步都让观众的心像在坐过山车一般。

除此之外,影片还穿插着一条悬疑线。
在各种尝试的过程中,女主偶然发现,闺蜜曾和丈夫有过一腿。
这让被困在空中的两人的关系顿时微妙起来。
心生嫌隙的两人,还能否齐心协力寻找出路?
这考验人性的议题,也给本就容易发生的坠落增加了更多可能性。
最后二十分钟,影片迎来高能反转,让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而回过头看,早前的诸多细节早已给出暗示……
这一精巧的设计,也让《坠落》从众多小成本惊悚片中脱颖而出,完成了感官与心理上的双重刺激。

当然,爽感之外,它在剧情上也确实存在不少让人出戏的bug。
比如明明把绳子拴在低处的外梯上,就可以轻松完成垂降,捡起背包。
亨特却在明知绳子长度不够的情况下,选择将其绕在高处的柱子上,强行给自己制造障碍。
并且在闺蜜建议她先回到塔顶把绳子放长的时候,一脸无所谓地选择赌一把,荡到目标上。
生死攸关的事情,居然如此偷懒。

接下来贝琪的操作更让人满头问号。
当亨特试图重新抓住绳子爬回上面时,贝琪竟然不知道伸手转一下耷拉在旁边的绳子。
你把绳子转到你闺蜜这一侧,她不就够到了吗??
看着这违和的一幕,很难不猜测贝琪是否在对闺蜜的插足进行报复……
不过电影最受诟病的,当属有些经不起推敲的故事设定。
作为专业的极限运动爱好者,两位主角不考虑地形,不做充分准备,不做最坏打算,身上连能量棒都没带,完全是激情挑战闭眼冲……
种种业余行为很难让人相信她们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要知道,现实中成功挑战B67塔原型KVLY-TV的那位攀爬爱好者,整整花了3个月时间做功课,才确定行动的安全性。
这一切也只能解释为,一个为了博流量头脑发热,一个长期酗酒神志不清了。

不过,一部极限求生题材电影,能在有限的场景和预算中,拍出相对丰满的剧情线,做到兼顾极致的高空恐惧与心理惊悚,也已经算得上优秀了。
片中对网络唯流量论浅尝辄止的议论,与对秃鹰、高塔等意象的运用,也使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升华——
秃鹰可以是猎手,也可以是猎物。
脚下的高塔,也是内心的高塔。
电影铺子
微信 | movpuzi
电影大餐、生活甜点,荤素搭配,常吃不累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觉得不错,就点个在看吧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不忘来时路 7920959
- 2 中方反制!对美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7929823
- 3 16亿美元反华宣传被甲亢哥干翻了 7898577
- 4 这些道路用烈士的名字命名 7731749
- 5 中方将11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7666686
- 6 哈尔滨市公安局回应美网络攻击 7532016
- 7 俄总统秘书:提出乌安全保障条件过早 7447521
- 8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印医用CT球管调查 7387004
- 9 美股三大期指均跌超3% 7247376
- 10 清明节你最思念谁 7147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