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看完这片子,你就理解为什么反对“基因编辑婴儿”

态度 作者:河马电影 2018-11-29 22:37:53

不得不说,这两天的“瓜”实在有点多。


可河马哥最关心的是——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简单地说就是,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带领团队通过基因修改,使被实验婴儿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播放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反对声音不绝于耳,强烈谴责“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


这项所谓研究使得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


而且这些在科学上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对人类遗传物质不可逆转的改造,就不可避免地会混入人类的基因池,将来对人类群体的潜在风险和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



在河马哥看来,医学研究者推动科学进步是他们的职责,但用“推动研究”的名义人为破坏人类原始基因,决不可取。


这不禁让河马哥想到了一部电影——


《撕裂的末日》



影片中,教会控制群众的一举一动。


为了让民众臣服于他们的统治,强迫要求每人每天服用麻痹情感神经的药物,使人们封闭感情,变成行尸走肉。



在他们的世界中,只有黑白灰三色。


如若出现彩色,便是情感犯。


等待他们的将是,被教会追杀、焚化、死亡。



可是,有一句话说的好,有压迫的地方就会有反抗。


虽然民众被教会压制的喘不过来气,但仍有很多人私下停止使用药物。


她们在家里墙后面空出一间房,摆设艺术品、彩色用具、鲜花壁纸······



可是,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摧毁,艺术品立刻变成灰烬。


负责执行寻找叛徒的是,约翰·普雷斯顿(克里斯蒂安·贝尔 饰)



他是教会级别最高、功夫最好的传教士,对情感犯有天然的嗅觉。


接到群众举报后,他总是一眼便能看穿情感犯的窝藏藏品。


摸一下墙,盯一眼情感犯,给手下一个示意,「彩色屋」瞬间暴露。



可以说,从他第一天出生起,教会就以把他训练成杀人机器为目标。


因此,一直以来普雷斯顿是教会最忠诚的武士,没有情感,没有弯弯绕绕,一切以教会为中心。



他的第一任搭档因为窝藏一本书,便被他一枪毙命。


“砰”地一声,子弹穿过书页,正中搭档眉心,从此便告别了这个世界。



接替第一任搭档的新搭档,是个黑人,雄心勃勃,视普雷斯顿为偶像。



他的第一任务是,帮助普雷斯顿镇压情感犯。


第二任务,想上司之所想,急上司之所急。


因此,黑人搭档对普雷斯顿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了如指掌。



普雷斯顿有一个完美的家庭,妻子漂亮,儿女双全。


但妻子意外成为情感犯,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



普雷斯顿一直服用药物,甚至忘记了什么是情爱,什么是家庭,什么是亲情。


但妻子的离开,却使他夜夜做噩梦,几乎每次都是在妻子的喊叫声中惊醒。



从此,他尝试着避免服用药物,回忆和妻子的点点滴滴。


虽然他每天照常执行查找情感犯的任务,但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变了,变得不再那么无情。



看到小狗被活活烧死,他有了同情心。


看到前搭档老婆被执行焚化,他想过阻挠。


看到艺术品被火烧烬,他偷偷留下一本书籍。


看到反对教会的情感犯,他主动帮他们逃跑。



普雷斯顿不再是个毫无感情的「杀人机器」,他开始有了人类该有的喜怒哀乐。


这对教会来说,是一场灾难。


但对情感犯来说,却是天大的好消息。



而普雷斯顿该变成利剑还是温柔剂,就看他自己选择踏上哪条船。


但是,在他做出选择前,有两个不可控因素——一是他的黑人搭档,二是他的儿子。


黑人搭档知他所知,想他所想,对普雷斯顿了如指掌。



虽然普雷斯顿没有暴露太多,但小细节、细微表情早已出卖了他——


他开始对动物、对人有同情心。


所以,黑人搭档要踩着普雷斯顿上位,只差一个石锤。



普雷斯顿的儿子和他一样,冷酷无情,心思缜密。


回到家里,他的所作所为都在儿子的监视之下。



但是,儿子虽然看似「杀人机器」实际只是在伪装「冷漠无情」。


教会来家里搜查药物,是儿子帮他贴心的藏好,没有被抓到把柄。



他冲儿子微笑,儿子向他示意,自己和妹妹早已不服用药物。


就这样,普雷斯顿一家人都变成了“情感犯”,他们彼此不再需要逢场作戏,不在需要隐瞒彼此。



普雷斯顿第一次感受到,一家人能够站在统一战线上的快乐。


当了这么多年的「杀人机器」,普雷斯顿终于体会了人类该有的情感,别人的喜怒哀乐他都能感受到,欢喜离合他都经历过。



虽然这过程有喜有悲,但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所以,当普雷斯顿得到儿子、女儿的支持,他向教会告别只是时间问题。



可以说,《撕裂的末日》是一部反乌托邦的影片。


在“空想主义者”预想中,社会是绝对公平的。


没有压迫,没有反抗,没有差异,所有的一切都以公民选举为基础。


但这样的思想只能是空想,放在现实世界,有几人能做到呢?



在《撕裂的末日》里,所有家庭的房间都是黑白灰,所有人都冷漠无情,所有人只听命于神父······


所有人生活在一个时空,一个社会,但这样的生活未免太累了。



看不到黑白灰以外的颜色,感受不到社会的温度,体会不了丰富的精神世界。


在那样统一化的世界,所有人活的都像一个人。


想想,这样的社会是多么恐怖。



人类该有的思想为什么要被禁?


人类该有的差异化为什么要被操控?


人类该有的情感为什么一定要抑制?



就像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的“婴儿”,他们的未来生活为什么要这样被安排?


父母妥协了,教授丧失道德了,各方推诿责任了,“双胞胎”的问世显得如此可怜。


他们从胚胎开始,就被当成试验品,甚至一辈子都逃脱不开“试验品”的命运。


这样的人生,和《撕裂的末日》里的无情感人类有什么区别?


都是被别人操控,都是牺牲品。


唯一不同的是,电影中的人可以反抗,基因“双胞胎”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舆论对“基因编辑事件”反抗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人类无法预料到“双胞胎”的其他基因是否会变异。


如若变异,超出了可控范围,损失的将是人类整个群体。



就像《撕裂的末日》里,如果教会一旦成功控制所有人,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都是损害。



不过,最后河马哥还是想吐槽一下《撕裂的末日》里的特效动作。


我知道导演想表现普雷斯顿枪法了得,但违反物理学常识就显得画蛇添足了。



我也知道导演想让普雷斯顿当“打不死的小强”,但超过科学界限就显得不真实了。



河马哥撸过这么多动作大片,但最让我尴尬的还是这部《撕裂的末日》。


如果本片打斗不那么夸张,我肯定会多给一颗星。



— END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