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疫情过后,别忘记这些没名字的热搜

态度 作者:Sir电影 2020-02-04 01:08:17

一段对话这两天刷爆微博。


央视记者对话协和医院派去武汉红十字会领物资的医生小哥。


体会一下,什么叫“说话的艺术”:

记者:网上说你们协和缺口很大。
小哥:(机智x1)缺口大不大我不知道,反正我们科室缺。 
记者:网上说你们自制防护服和口罩。
小哥:(机智x2)反正他们官方辟谣了。
记者:那现在缺到一个什么程度? 
小哥:(机智x3)我打个比方(只是打个比方哦),我们昨天领了两件防护服,4个N95。
记者:每人吗? 
小哥:我们整个科室。



Sir第一次看到这段话,不只感觉到小哥的机智。

更是他话里透露出的,与这份职业匹配的专注

放眼当下。

邪恶每天在疯狂滋长——

各路牛鬼蛇神变着法刷新底线;

各种魔幻操作一次次激起民愤。

他们呢?

默默低头救人。

即使他们当中许多被模糊了姓名,遮掩了面容,甚至曾被当成“造谣者”训诫。

都知道医生伟大。

但Sir今天想说点不一样的。

是时候,“揭穿”他们的真面目——



《中国医生》

The Doctors


人心


播出太及时。


大年初三上线,豆瓣当即给出9.1高分。


医疗纪录片,总给人感觉严肃、沉重。


但《中国医生》却将那些生死大义暂且放在一边。


不煽情。


它要揭开这群人可爱的一面。


第一集开篇。


直指医闹事故。


主角朱良付,却是一名“怕死”的医生。


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医师。


提起那次医闹,面对镜头,一脸无辜。


始终紧皱的眉头,紧张之余竟然还有点萌……



有多可怕吗?

其实也就是家属放放狠话——


那个阿姨说

我想把你撕成碎片

说我把她家老爷子给害死了



而且这阿姨也相当真性情。

前一句刚说要把医生撕成碎片。

下一句,保命要紧——

我近来血压高

你再给我看看



但他的怕是有原因的。

作为主任医师,他所在科室要面对的,是全国死亡人数最高发的疾病:

脑卒中。

发病紧急,致死/致残率高。

每天上班都是在钢丝上行走。

那天,一场偶然的脑高灌注综合症,夺走他手里一位病患的生命。

病人家属都知道,这是个好医生。

但当亲人去世的悲恸袭来……

能发泄的对象,也只有医生。

这是我们至今无法调和,且愈演愈烈的矛盾——

如今,医生职业的第一风险,就是医闹。

“怕死”,是为患者负责,当然也是为自己保命。

朱医生想到录音。

打开手机,把病情、家属知悉情况,全部录一遍,才开始为病人做手术。


理清责任,才能安心救人。


医闹可以通过事前沟通,减少发生。


但有些隐患,彻底无解。


身体


南京鼓楼医院的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


关键词:


作为医院心胸外科技术最好的医生,他的手术成功率高达99%。


并且,他还规定了“六小时生命圈”:


只要在六小时内从江苏各地赶到鼓楼医院的心脏病病人,他都有把握抢救成功。


但。


话是说得狠,就是身体不太行。


每次手术完,他都不太好意思面对镜头。


——因为都是扶着腰出来的。



日积月累的劳顿正在拖垮他的身体。

患有严重颈椎病,有时候要靠颈托才能上手术台,还要忍着腰疼、腿麻。

就这样。

每天进行3、4台手术,一台手术最长时间长达5小时。

只要进医院,王医生日均要站17个小时

说到这,他丝毫没有怨气。

脸上还挂着不好意思的笑容。




对啊。

除了笑笑,又能怎样?

治病救人是使命、职责、工作,他们没办法挑。

但自己的身体,他们作为医生也最清楚。

就像是朱医生说的。

“天天就这样作息不规律,我就担心有时候我会突然死掉。

在半开玩笑。

多少还参杂着些真实。



这些无奈、恐惧、紧张,或者不知所措……是我们不常看到的,医生的样子。

这也是《中国医生》的难得——

它敢于卸下这一职业的“天使”光环,暴露他们的常人之心,暴露他们真实的欲望与局促。

但这不是最令人心酸的。

医生的难就难在——

他们不得不压抑自己这颗,常人之心。
医心


中国医生》原来还有另一个片名:医心

第二集,烧伤科年轻医生徐晔。

片中第一男神。

镜头拍他的时候,竟然都带着偶像剧式逆光——


不仅颜值能打。

他说的话,也是带着光环:


中山大学医学院有一个牌匾

上联是,救人救国救世

下联是,医病医人医心



医病,医人,我们很好理解。

何为医心?

男神用亲身经历示范。

别看他表面潇洒,背地里却是个“斤斤计较”的男人。

他的一个患者:

60岁的老刘,全身95%大面积烧伤,儿子投了20万的医药费后,开始迟疑。

钱,还够吗?

会够吗?

毕竟整个植皮过程,加上后续康复,可能还要花近100万。

权衡过后,父子选择在未通知徐医生的情况下出院,回老家治。

徐晔知道后,也无法开口劝——

劝留,他给不了钱;劝走,他知道痊愈无望。

怎么办?

不能不管。

他硬着头皮,向医院申请补助费。

结果出来——他为老刘申请到2万补助金。

2万,跟100万,差之千里。

但徐晔听到,还是在会议上捂着嘴偷偷乐了。



这种乐很纯粹,也很简单。

毕竟,这个病人还能再拖一段时间,还能活。

但这种乐,实话说,也虚无。

毕竟,这个病人终究可能无法完成治疗。

那为什么还要去争取?

争取到了,为什么还是会乐?

正是“医心”在作祟。

不同医生眼里,医心有不同的解释。

按照徐医生的话——

医生最怕的就是

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吧



而朱医生眼里。

它是一条随时在换算的等式——


假如这个病人

是你的直系亲属 你做不做

这就是你的良知



让Sir说,所谓“医心”——

用良心感染良心,用责任换取信任,用仁厚安抚绝望。

唯有这样,才有那一幕幕的感人:


- 王主任,我要给你敬礼

- 不敬礼,你看你……

好了好了好了……



才有那一幕幕卸下心防的温暖:

买红裤衩好的快啊

买呗



才有了,那满屏的,无所保留的礼赞:


国士无双

国士无双

国士无双

……


圣心

我们总是用“奇迹”来形容医生的救死扶伤。

但真的是奇迹吗?

Sir想到一部电影,《血战钢锯岭》。

讲述了二战时最著名的“奇迹”。

钢锯岭之战,是美日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主角蒙德·道斯(安德鲁·加菲尔德 饰),只是其中一个普通的军医。

但他却在一夜之内,一己之力,从战场救出77个士兵

这是奇迹吗?

是。

甚至他的事迹传开后,战友们都视他为幸运符。

无他,不上战场。


但这“奇迹”怎么来的?

没有同伴,道斯自己扛。

没有路,道斯用绳索把伤病从悬崖吊下去。

到最后,他没力了。

一个个踉跄,不停地喘气,手掌被磨出血……

心里一直默念那句话——

“再救一个,祈祷上帝,让我再救一个。”


Sir无法不被感动。

就像当下的我们。

每次刷到关于一线医护人员的新闻,看到那些整装待发驰援武汉的视频,看到全套防备在重症室里面对镜头喊出“武汉加油”的急诊医生……

Sir都止不住会眼眶湿润。

他们哪一个不是道斯?

面对病毒,大敌当前。

他们只能是在黑暗里,努力地求着“让我再救一个,再救一个”。

但。

当我们面对这些“最美逆行”时,能做的只有感动、赞许、流泪吗?

不是吧。

Sir希望在这个时候,仍能呼吁一丝更切实的同理心。

逆行再美,他们也不过是那个平凡的“道斯”。

会累,会垮,会流血,甚至会死。

就说点实际的。

我们总把医生称作“天使”,称作“神圣职业”。

但他们曾几何时有得到过“神圣”的待遇吗?

Sir先提几个可能被我们遗忘的名字:

19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冯某某

被患者持刀捅伤,抢救无效身亡。


19年12月,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杨文

遭到患者家属的恶性伤害,抢救无效死亡。



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眼科主任,陶勇

被患者用菜刀砍伤,双手和头部多处被砍伤,左手、前臂肌腱断裂。



疫情时期,同样的恶行依然在上演:



没完。

就在前两天,1月25日,湖北省新华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医生梁武东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身亡,享年62岁

最令人心痛的是,梁医生甚至都没有得到确诊。


新闻用词只能是“疑似感染”


△ 截图来源:@澎湃新闻


在众多新闻里,Sir对一条视频尤其印象深刻。

新型肺炎刚爆发时,一位医生在隔离病房里打电话。

情绪失控,带着哭腔,对电话那头声嘶力竭地咆哮:


我们不想活?

我们不想回家?

我们不想回家过年?


△ 截图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


我们只能看到他爆发的一瞬间。

我们不知道的是:

事前,这位医生已经连续在前线作战五天五夜,不眠不休;

事后,恢复平静,他一小时后又继续投入疫情工作中。

Sir说这些,不是为了煽情。

而是见过以上种种——

我们还忍心把他们捧上神坛吗?

相比“最美逆行”。

Sir更希望我们能读懂这段话: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
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什么意思?

医生当然不是孩子。

他们掌握着专业的技能,先进的科技,充足的自我保护知识。

是此刻最能依赖和信任的“中国医生”。

但同时。

也绝不只是简单一群“中国医生”。

他们也是一个家庭的儿子,孩子的家长,也是会恐惧会崩溃的一个人。

同理,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国护士““中国民警”“中国建筑工人”……

他们都值得我们以“英雄”相称。

但绝不意味着,我们能把他们的“英雄”当作理所当然。

《中国医生》中,有这样一幕。

医院的一个小护士跟医生吐槽:

以后绝不让自己的孩子当医生



但《中国医生》还有这样一幕。

朱医生回到家,抱着小女儿的时候说:

你当个医生行不行?



这是每一个全心付出的医护工作者,必然面对的爱恨交织。

这也是我们应该感知到的矛盾与纠结。

Sir相信,阴霾终会散去,往日的惬意终会回归。
 
因为我们拥有这样一群“中国医生”。
 
Sir更希望。
 
当春暖花开,我们沐浴阳光时。
 
不要忘记,依然有一群“中国医生”在专注工作,默默付出。
 
如果对他们创造的“奇迹”无以为报。
 
我们能做的,就是请牢牢记住。
 
记住他们的义无反顾,记住他们的挺身而出,记住他们的职业精神。
 
并且记住——
 
这哪是什么“天职”。

只是一个个平凡人,不平凡的选择罢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