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终于曝光,9.3顶流生日趴

态度 作者:Sir电影 2021-01-14 08:35:11



Sir要道歉。


2020年过得太快,漏了一场大戏没说。


多大?


论规模,古今中外没几个牌面更大。


论地位,主角皆为国民IP,排得上号的顶流。


论热度,这么说吧,即使疫情限流,与会者也是人满为患。


更重要是。


它就一场生日趴。


不会吧。


2021年了,谁敢这么豪横?



答案说出来你一点不会惊讶——


故宫。


600年。


丹宸永固大展。



相信很多人和Sir一样没机会现场参加这世纪生日趴。


今天,福!利!来!了!


央视在跨年夜,悄悄咪咪上新一部纪录片。


带你们亲临现场,穿越时空—



我在故宫六百年


央视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直接把“故宫”送上顶流。

超过10万人在豆瓣打出9.4。

纪录片对故宫文物修复专家们的精湛技艺,几十年如一日对文物工作展现的热忱与朴实。

击中了无数观众。

一度被称作是故宫招新启事,弹幕里,尽是想去故宫工作的呼声。


这一回的《六百年》更是以给故宫庆生为由,继续给观众揭开这位顶流不为人知的一面。

再次,豆瓣9.3

但这回的主题。

不是文物。

谁?

注意标题里的那个——

“我”


01

Sir先问个问题:

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宫,坐落北京正中心,占地15万平方米,九千多间房……

这些随便一个爱好者都可以blabla聊半天。

但。

有谁知道,故宫是怎么建的?

一砖一石一土一木从哪来,建造工艺、工序、图纸是啥样?

专家都不一定答得上来。

《六百年》的主角,也就是那个“我”。

故宫自己。

换句话说,这是一部“故宫”自己的回忆录。

所谓丹宸永固中的丹宸,就是宫殿。

这个故事的起点,却并不在故宫,不在北京城,而要去到一千多公里之外。

那里有故宫最早的模板。


安徽凤阳,朱元璋故乡,明朝中都。

早在紫禁城修建的几十年前,朱元璋就在自己的老家安徽凤阳,准备营造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

只修了不到七年,神秘叫停。

根据考古发现证实。

后来紫禁城的建造设计,工艺,形制,用料……大量的经验皆可以从这座废弃遗址找到源头。

比如同样是瓦当上出现的雕刻龙。


故宫的龙还不如中都的那条形状肥大,肌肉感强。

研究人员笑称——“健身龙”。

中都的考古发掘,让世人有机会了解紫禁城宫殿修建、保存的方法。

为什么能600年不倒?

首先,地基

连现代建筑专家都大开眼界——

传统宫殿营造工艺“八大作”之首,土作工艺。

碎石夯土交替夯筑的宫殿台基,仅仅发掘的部分,就各有十八层之多。


而宫殿打下的地钉,更是深不见底。


这些都是紫禁城无法探究的根。

通过窥视中都,大概也能想象在故宫的地底深处,埋藏的厚实营造基础。

但要想600年不倒,光有地基可不行。

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构建,屋顶

故宫的屋顶不简单。


这是古人奇思妙想和力学知识的结合。

严格按照榫卯搭建的木制结构(望板+椽+檩+扶脊木)之上,还有加有油性灰浆组成的厚厚一层灰背。

灰背之上,才是高大的屋脊和筒板瓦。

可以说,这一层层搭建,足以让故宫建筑的外表不惧水火。

但它也有一个天敌。

杂草。

植物种子有时候会跟随风,或者鸟粪落在屋顶。

要是落入了瓦缝之中,几颗小小的种子生根发芽,就足以摧毁故宫顶部精心设计的防水系统。

更有意思的是,不同的宫殿顶上经常会长出特定的植物。

像乾隆皇帝退休生活的皇极殿。

就长地黄,六味地黄丸那个地黄。


皇极殿里住皇帝,皇极殿上长地黄。

妙吧。

而《六百年》告诉大众——

那些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能够代代维持光鲜亮丽的背后。

是紫禁城六百年来几乎每年春秋两季的固定活动:

“上房揭瓦”除杂草

这无疑给了故宫不少“人味儿”。

屋顶的瓦片,故宫也从不轻视。

借着“丹宸永固”展修缮宫殿的当口,一种特殊的瓦片被有机会拆下来研究。

它们只有0.1公分厚度,如冰糖般半透,反光时具有珍珠光泽,切割会分层,在整个故宫也只出现在养心殿正殿后檐。


这种瓦片给这座皇帝日常办公生活的宫殿提供了足够的采光。


这种瓦片的质地是什么?

不是云母,而是一种叫做“海月”的贝壳


如今,已经基本找不到有这样统一规制的贝壳实物了,换言之,每一片都是孤品。

同样的还有灵沼轩瓷砖。

紫禁城作为皇宫时最后修建的一座建筑,1911年尚未完工清朝就灭亡了。

因此和故宫中其他建筑明显画风都不一样,它是西洋风格。


如果能顺利修建,它本会是中国最早的水族馆

而它残留的瓷砖。

根据古建部的复原,是来自一家创立于十八世纪的德国陶瓷企业。


这块瓷砖,某种意义上,正是紫禁城作为皇宫营建历史的终点。

它的破碎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

除此之外,还有琉璃瓦的形制,建筑木梁的质地,地砖的打磨,宫墙抹灰的原料……

可以说,《六百年》这回讲述的并非宏观历史。

而是共同汇聚成历史长河中,那些长久被忽略的,一砖一瓦,犄角旮旯。

它们同样蕴藏我们无法想象的宝藏。


02

因为丹宸永固大展,故宫不少古建获得了检修的机会。

不同于《修文物》书房里的精雕细琢。

《六百年》展现的古建修复工作,庞杂而繁复得多。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建筑学家朱启钤和营造学社就对紫禁城内的角楼和部分宫殿进行了勘验和测绘。

用现代建筑科学标准,给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图纸和样稿。

建国后1956年对西北角楼的修缮工作,更是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古建修复匠人。


复杂精巧的木制建筑,一般怎么修缮?

原理很简单,就是根据勘验测绘,拆掉损坏部分,替换朽坏的原件,再重新复原。

但木构件的数量极其庞大。

要对建筑内每一块建筑材料详尽标记,对木料质地的严格要求,对建筑工序了如指掌。


精细程度远超想象。

在传统的木匠师傅眼中,修过角楼是可以回味一辈子的荣耀。


六百年来,这些参与修缮的“故宫人”却很少留下名字。

这也是《六百年》的另一个角度。

展现故宫古建修复的全貌。

第二集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养心殿修缮。

寿命近450岁的宫殿,明清两代十多位皇帝呆过的地方,里面居然有不少连皇帝都不知情的“小秘密”。

专家们拆出来才发现……

嘿,这帮古时候的工人,敢当着皇帝面偷工减料?

揭开屋顶。

后殿卷棚式硬山顶的木结构做法,做了很大简化。

完全不符合当时的建筑标准,却被正常验收了。

嗯,专家们心领神会。


推测时间,肯定是建于王朝衰落期。

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瓦片上。

外表看不出差别的瓦,专家们能从声音反馈上听出差别。


部分养心殿的瓦片铭文上显示的太庙、文华殿字样,更是说明当时在修宫殿时,有不少用料直接从库房里搬来的。

还有一些铭文显示:嘉庆四年前后(1799)。

呀,一桩公案浮出水面。

乾隆退位后,嘉庆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直到嘉庆四年乾隆帝去世,自己才正式亲政,搞了一次装修,搬入养心殿。

乾隆后期的国力衰退,也侧面印证了嘉庆帝搬入养心殿时,不得不在装修上偷工减料。

修缮工作逐步展示出历史的大气候。

更有意思的。

翻修时,劣质建材并非完全再修复。

而是找到了同样产地的产品作替换。

木材,从清代起北京周边就有专供皇宫的木场;

砖瓦,山西制作琉璃的工艺,从明代起就供应北京,找来加上铭文就能换上。

对于故宫自己来说。

六百年来,这一切似乎从未变过。



03

如果说《六百年》里的故宫给Sir留下的最大印象。

生命感。

这是一座凝结了时间的活古迹。

你会在这一代又一代生活在故宫里,为故宫工作的人身上,感受到时间在他们身体里的穿越。

最明显的例子。

修缮养心殿时,古建专家介绍了宫墙上的透风砖原理。

这个设计可以帮助墙内木柱排出湿气。


恰恰这些透风砖里,经常能发现特殊的礼物。

西配殿的透风砖,藏有一份百年前的戏折。

它记录了清代中晚期一次宫廷新年戏曲演出的节目单和演员表。

没错,一份“皇宫春晚节目单”


这份戏折使用完之后,被人塞进墙缝砖里,一百多年后才被发现。

这是啥?

历史的漂流瓶啊。

想象一下,在森严的宫禁之内,演出结束,有一个不知道上哪丢垃圾的小厮,看到墙上的洞,犯了回懒。

跨越百年,被现代人逮到。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玄穹门。

匠人们把朽坏的木制建材进行修复,替换坏掉的部分。

写上修复日期。


而下一次打开,可能就是一百年后了。

到那时,你我可能已经作古,后人会凭着字迹追忆前人的工作。

这厚重感满分。

重头戏还在养心殿屋顶。

匠人们决定把偷工减料的工作修正过来,给它加装一根扶脊木。

但当拆开外边椽木的时候,发现里面金丝楠木制作的脊檩上,竟有明代彩绘。


Sir突然想到,这幅明代彩画,上一次露出真容,估计是嘉庆年间的修缮,距今已经一百多年了。

当时师傅们看到它的时候,肯定也和我们如今一样惊异。

上一个看到它的人是谁?

这根隐藏在建筑内部的装饰,在至少三百年的历史里,安静沉默地呆在黑暗中,撑起故宫中,帝王居所的屋顶。

等待下一次有人揭开。

外人永远不会有机会欣赏到它。

每一次完成交接的,是不同年代的匠人们,这是一个属于故宫人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当然,还有Sir最喜欢的一幕戏。

养心殿的扶脊木运输。

开大车的孟师傅运送这根被粗加工的松木,开着车从城南进京,因为限行规定,他在南三环等到夜里十一点半。


然后再开进故宫,进神武门交接。

这只是他职业生涯中,平凡无奇的一天。


但这根木头,作为故宫养心殿修缮的核心构件,可能会在那里驻留上百年,支撑起的宫殿,将受到后人参观、怀念。

那一瞬间,他也成为汇入故宫历史的一份子。


个人与历史的羁绊就是这样。

那些我们惊叹的伟业背后,永远有一个个普通的名字。

所谓文明,文物,并不只是它的精美艺术性。

更在于它凝练了时间,沟通了不同的时代。

过去我们会说知名人物,如今,时代给了我们记住这些普通人在历史中留下痕迹的机会。

就比如,送木梁的孟师傅,和那位在故宫修缮木梁上留下记号的研究员。

故宫始终在那。

文物始终在那。

等候着下一个六百年的相会。

我们大多数人当然不会参与那次盛会,但我们依然会期待,会想象。

这便是时间在人类身上刻下印记后,神奇的魔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